“限塑令”給塑料袋生產廠家帶來巨大沖擊,另一方面,也給廠家帶來新的商機。據專家測算,“限塑令”實施以后,全國可降解塑料包裝品未來的市場需求量有望達200萬噸,將有400億的巨大商機因“限塑令”的實施而得以顯現。此外,耐用型購物袋的需求量也會猛增。
可降解塑料袋初露端倪
四川某生物科技公司從政府發展“綠色GDP”的國策中窺視出商機,由其研制的“成都造”可降解玉米塑料受到商家的熱烈追捧。日前,伊藤洋華堂與該公司取得聯系,對玉米塑料表示出極大的興趣:“我們希望成為首個使用玉米塑料的商場。”因此,該公司決定擴大生產規模,將生產場地正式落戶成都高新區南部新區,相關的生產設備正在緊張地安裝當中。
“這是一個朝陽產業,我們擬立足成都,將玉米塑料打造為一個集生產、創新研發于一體的高科技項目。”談及公司的前景,經理葉文彬興奮不已。他說,目前以石油為原料的塑料材料應用廣泛,但因石油的不可再生性、價格高漲、難以回收,造成嚴重的“白色污染”。而玉米塑料是生物制品,既可再生又可降解,其市場將會有爆炸性增長,預計到2020年,其消費量將達到800萬噸以上。
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可降低商家的經營成本,這是可降解塑料能否打開銷路的關鍵。某超市一位負責人說,過去商家為消費者提供免費的塑料購物袋,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稍大的超市一天大約要用掉2萬個塑料購物袋,旺季時用得更多,一年至少要用掉700多萬個塑料購物袋。現在還未到實施新規定的時候,超市都還在為消費者提供免費的塑料購物袋。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后,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可以減輕經營者的經營成本,商家應該都會歡迎的。商家可以向消費者提供可降解的塑料購物袋,也可以借鑒上海宜家等超市的辦法,有償提供購物袋。這樣,從社會效益方面來說,有利于環保;從經濟效益方面來說,有利于降低商家的經營成本。
隨著科技的發展,以后也許還會出現“苕粉塑料”、“秸稈塑料”。葉文彬說,他們目前每月生產10余噸玉米塑料,新建廠房正式投產后,將進行大規模生產。中國塑協降解塑料專委會發布的消息說,全國一年各種各樣的塑料袋消耗大概500萬噸,可降解塑料的需求量約50萬噸。今年6月1日以后,這個量應該還要上升,絕對是一個相當大的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