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聯合下發的《關于深化電信體制改革的通告》揭開了中國電信運營商企業重組的大幕!锻ǜ妗分赋觯骸盎陔娦艠I現狀,為實現上述改革目標,鼓勵中國電信收購中國聯通CDMA網(包括資產和用戶),中國聯通與中國網通合并,中國衛通的基礎電信業務并入中國電信,中國鐵通并入中國移動”。
電信業的這次重組有一個非常明顯但被許多人忽略的變化,主導重組的部委中,沒有國資部門的影子。而在以往的電信業改革中,確保國有資產流失總是成為優先考慮的問題,其結果是改革的停滯。因此,這一細節變化其實顯示出高層對我國電信業大刀闊斧改革的決心和勇氣。也因此,電信重組帶給消費者更多的希望和期待。
電信業重組,政府從宏觀的角度出發,希望我國整個電信業有個脫胎換骨的變化;企業從自身經營和發展角度出發,希望占有更大的市場空間;至于消費者,則更關心電信業重組能否帶來資費的降低和服務質量的提升。
此次電信業重組,為漫游費的取消和單向收費的實行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從2001年到2006年,我國電信資費降價幅度為62%,電話初裝費、手機入網費、占頻費、區間通話費等等,都已經成為過去。但是,與國外相比,我國電信資費依然是非常高的。國外發達國家或地區消費者用于電話消費的金額不到收入的5%,而國內則達到了8%至10%。造成這一局面的原因,在于電信行業的高利潤率。數據顯示,我國電信企業的利潤率高于20%,而其他國家不超過10%,在電信業發達的美國,利潤率甚至還不到1%!
電信資費的下降,乃是技術進步與新材料普及的必然結果。材料革命與信息傳輸技術的重大革新,使得電信企業的成本急速降低。如果從成本的角度來看,我國電信資費的降價幅度還應更大,那么,是什么阻礙了價格的降低?其中一個很大的因素,在于我國電信業的市場失衡,而這種失衡狀況不僅無法通過市場自身的力量加以平衡,還可能因市場的調節作用變得更加嚴重。因此,我國電信資費的價格主要并不是根據成本而變化,而是更多地受到行政力量的控制。
以漫游費的取消和單向收費的實行為例,中國消費者在數年里不停地要求和呼吁,但有關部門自始至終不敢松口。原因正是電信業市場結構的失衡。正如信息產業部有關人士所言,漫游費降幅過大有可能導致移動取代固話的趨勢進一步加劇,讓中國電信、中國網通等境外上市公司因用戶驟減而市值縮水,并使中國移動一家獨大的格局愈演愈烈,市場競爭進一步失衡。固定電話運營商也認為,降低移動電話國內漫游通話費將造成企業靜態收入減少,對企業經營帶來一定影響,企業經營會更加困難,這會加快手機對固定電話的全面替代,使強者恒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