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長春5月29日電吉林省冬季漫長,冰雪資源豐富、獨特,但過去“冷”卻是發展旅游業的障礙。而最近幾年,吉林冰雪旅游快速崛起,依靠“冷”資源發展起“熱”產業。
據業內人士介紹,冬季旅游具有獨特吸引力和重復消費的性質。特別是滑雪,旅游團滯留時間普遍延長3-5天,不僅直接拉動住宿、餐飲、購物等經濟領域的消費,而且催生出一批滑雪器械生產和維修等新興服務項目,成為新的社會經濟增長點。
近年來,吉林省政府高度重視旅游業發展,去年進一步提出了“要充分發揮旅游資源優勢”,“盡快把旅游業培育發展成為支柱產業”,并相繼下發《關于推進服務業跨越發展的決定》《關于加強旅游基礎設施建設的意見》,明確了旅游產業發展方向和重點,把吉林省建成冰雪旅游強省是發展目標中的重要一環。
吉林省不斷整合冰雪旅游資源,各地滑雪場建設規模越來越大,標準越來越高,投資合作形式越來越多種多樣。截至2007年,全省共有22個滑雪場。已構成規模較大,設施先進,條件優越、體系完備的滑雪旅游基地群。
吉林省冰雪旅游快速崛起,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產品格局和冰雪旅游目的地形象。當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時候,長春冰雪旅游節暨凈月潭瓦薩國際滑雪節、吉林霧凇冰雪節、查干湖冰雪捕魚旅游節、長白山國際雪文化旅游節等冰雪旅游節慶活動此起彼伏,好戲不斷。
吉林省冬季旅游方興未艾,去年全省實現旅游總收入35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6.9%,相當于全省GDP的6.7%,其中冰雪旅游收入所占份額逐年上升。今年春節期間,僅長白山景區就接待游客2萬多人次,旅游收入達174萬元,同比分別增長21%和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