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害應急指揮中的IT機會
cye.com.cn
時間:2008-6-10 11:05:34 來源:中國經營報
作者:李健 我來說兩句 |
|
 |
|
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發生后,災區通信中斷,地面交通極其困難,此后數十小時內,雖然各級應急指揮系統迅速建立,但災情分布狀況、災情程度等宏觀信息都仍然極度缺乏。
“應急指揮系統的核心宗旨就是爭取在最短的時間調動多個部門、單位相互協調。尤其是在災難發生的時候,單位之間的協同、信息和資源的整合,都是性命攸關的重點”。在接受記者采訪的時候,華三通信技術有限公司政府系統部總監李強說。
記者:現在國內應急指揮系統是怎樣一個狀態?
李強:應急管理在我國屬于新的事業,涉及到多個領域。而運用現代信息通信技術,建設一個符合中國國情的應急指揮系統,是當前我國應急管理事業發展的一個重要而緊迫的任務。
應對危機,制度先行。業務系統的整合需要各部門間通暢的交流與共享,《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和《中國突發公共事件應對法(草案)》的出臺為應急指揮系統提供了制度和立法上的保障,進一步消除了各部門間信息壁壘,確保了業務系統的整合性。連續的自然性大災害的發生更增加了我們需要在這個領域進行預見性準備的必要,雖然誰都不愿意看到這樣的大災害的發生。
記者:目前從技術的角度來看,應急指揮系統能夠做的和需要解決的問題有哪些?
李強:信息系統的整合是目前大多數應急指揮系統建設所處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主要就是進行IT基礎平臺的整合,面臨以下一些問題,而解決也需要從這些問題入手。
首先是如何做到身臨其境。突發自然災害涉及區域廣泛,災害現場的視頻、圖片信息采集手段不足,信息傳遞不及時,難以保障指揮中心迅速了解災情、協商溝通和指揮調度;無法及時協商溝通、給指揮調度帶來極大的困難;缺乏遠程會商手段,災害現場指揮與遠程指揮中心及相關部門間難以及時溝通和會商。
目前的技術可以做到,通過多媒體融合方案將監控畫面便捷地分發到各個會場,監控圖像無須模擬轉換,以完全數字方式加入會議,保障了各個會場圖像的清晰程度,有力保障應急決策指揮。同時,借助IP語音網關和終端的部署,將手機、模擬電話等各種語音設備接入到應急視頻會議中,保證會商的及時召開。
第二是如何收集、傳遞數據。任何應用系統運行的核心都是數據,然而這些應急數據都分部在各個專項部門系統中,如何將應急數據提取出來,進行集中存儲是一個讓人困擾的問題。另外在突發事件發生的時候,存儲系統如何保證關鍵的數據完好無損,應用系統能夠提供準確、完好的信息給指揮者,是一個需要重視的問題。
第三是如何保證IT系統的安全和如何進行系統維護,對管理人員的技術水平和維護成本都提出了新的挑戰。
政府應急管理事業的發展,給IT業,包括我們這樣的公司一個很好的機會。我們已經幫助部分省市建立了應急系統,并還會不斷跟蹤應急的最新發展,深入研究和完善。
|
免責聲明:
凡本網具體標明“來源”的所有文字、圖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果您對本站文章版權的歸屬存有異議,請立即致電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