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家海外經濟特區揭秘
中國首家
海外經濟特區毛里求斯正成長為中國公司和中國人闖蕩非洲的總部基地
海外經濟特區
毛里求斯正成長為中國公司和中國人闖蕩非洲的總部基地
揭秘
對于很多中國人來說,毛里求斯是一個“只知其名不知其所在地”的國度。實際上,它是位于馬達加斯加以東800公里的南印度洋上的一個小島,面積只有2000平方公里左右,大概相當于廣州的三分之一。
但就是這樣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島,上個月月初,迎來了中國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工商聯主席黃孟復率隊的一個龐大代表團,代表團的成員既包括商務部的領導,也包括一批卓有成就的中國企業家。
這個代表團特地到位于毛島的“天利經濟貿易合作區”(MIET)參觀考察,這個貿易區正在建設成為“中國首家海外經濟特區”,受到了黃孟復一行的充分肯定,也被毛里求斯政府寄予了很高的期望,毛國政府希望借助MIET成長為“非洲的新加坡”。(記者竇豐昌 特約記者蘇琦)
實際上,毛里求斯正在成為中國企業“進軍”非洲大陸的跳板,目前在毛國注冊的中國企業已經有3000多家。
“王軍霞們”的勞動力優勢
5月初的一天早上9時,36歲的王軍霞像往常一樣來到天利紡織廠上班。身為西安市國棉六廠的下崗女工,手頭的活兒是她17歲參加工作以來就駕輕就熟的,唯一的不同是這間廠子開在千山萬水之外的毛里求斯。
和其他5000多名來自中國的紡織女工一樣,王此前對這個西南印度洋上的東非島國一無所知,還是看過動畫片《馬達加斯加》的兒子翻過地圖后告訴她,那地方在馬達加斯加以東800公里的印度洋上。
在天利集團董事長張洪運眼里,這群來自家鄉的女工吃苦耐勞,踏實肯干,“不像當地工人,一到4時30分就要下班!备耙钡氖,當地工人喜歡一個月甚至一星期結一次工資,工資到手之后,一般喜歡花完之后再來上班。“而咱們這些女工,一簽就是三年,一方面保證了工期的穩定,另一方面,機票這么貴,每年都回去,工人們也承受不了!
包吃包住,最后再送一張返程機票,三年下來,“王軍霞們”能得到10萬元左右的收入,與此前的下崗生涯相比,她們很知足。比較難克服的是對家人,尤其是對孩子的思念。毛國有不少小賭場,消磨一晚,所費不多,但她們鮮有問津。
憑借“王軍霞們”提供的勞動力優勢,來自山西的天利集團在毛里求斯的生意越做越大。成立于1997的天利集團主營進出口貿易,原來有關紡紗的進出口主要和香港的公司來往,后來有貿易對象來毛里求斯開廠,就把相關業務帶過來了。
再后來天利集團不僅給在毛島開廠的香港公司供貨,還給當地廠商供貨。再后來天利集團經過一番考察,索性在毛島直接開了一間紡紗廠,中國的人和設備,埃及的棉花,毛島就近的客戶,風風火火把買賣給做起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