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面吹暖風 軟件業投資含五大商機
工業與信息化部軟件司司長肖華日前在2008中國軟件產業投資高峰論壇上表示,工業與信息化部的成立,對國內軟件產業是一個很大的利好消息,在改革中,在軟件和軟件服務業方面成立一個專門的司來管理,能使整個產業加速發展,也體現了國家對軟件行業的重視。
華軟投資的董事長、原中國計算機軟件與技術服務總公司總裁唐敏還在會上透露,除了18號和47號文外,現在發改委又在出臺更加有力的軟件產業發展政策,軟件業投資含有五大投資機會。
肖華表示,我國正處于工業化加速發展的階段,傳統制造業的發展非常迅速,這是軟件改造和提升傳統行業的良好機會,而軟件行業和工業歸屬同一個部的管理,會在市場調控方面起到非常直接的作用。另外之前軟件產業的管理隸屬電子信息產品管理司,包括了整個IT行業,而這次改革,設立了獨立的軟件司,會很好的促進軟件產業的發展。
唐敏在會上表示,中國軟件市場的速度還會超過現在30%的年增速,估計未來中國軟件產業的市場一定是幾萬億的大市場,也就是現在的十倍,甚至于幾十倍的市場。從未來市場的空間和它的成長速度來看,具有非常大的投資價值。
唐敏認為軟件業投資含有五大投資機會,首先,最成熟的是行業應用,也就是解決方案和系統集成,中國的市場非常大,很小的行業一個就能夠抵得上國外大市場。但是,它必須是這個行業的第一、第二,第三可能都不行。
第二,是軟件外包,即ITO,現在已經有幾千家的外包企業,大部分都是幾十人或一百多人,在這個當中需要資本進行整合做大。
第三,BPO(業務流程外包)的方向也非常好。在這一方面,如果中國的資本能夠配得上去,中國的BPO也將有非常好的市場前景。
第四是產品創新,如果能夠把產學研整合起來,用資本力量整合的話,在產品創新上是能走出去的。這樣的投資一旦成功,這種企業的利潤率就不是20%、30%,甚至于不是50%和60%,規模做好,甚至于70%的利潤率都會出現。
此外,還有軟件人才培訓方面,需求非常大,投資也比較大,需要資本去維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