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資本欲投身民間借貸
cye.com.cn
時間:2008-7-7 13:00:54 來源:中國經營報
作者:索寒雪 我來說兩句 |
|
 |
|
加速逃離之后 產業資本投身民間借貸 浙江義烏某服裝企業老板樓敏的身價正在嚴重“縮水”。他曾經是兩家服裝加工企業、近1000名工人的老板,但現在,工人都解散了,兩家位于義烏市中心的工廠相繼關張。
——目前紡織服裝行業平均利潤只有不到2%,“但是上半年人民幣升值了5%,生意已經沒法做了!”樓敏的客戶名單里曾有沃爾瑪、奧索卡、耐克、梅西等赫赫有名的企業,而現在,為國外客戶代工已經讓他難以維持生計。
“把工廠賣了,找個更好賺錢的生意。”按照一個親戚的提議,樓敏準備成立一家民間借貸公司。
“最后的命運只能是倒閉”
中小企業生存艱難,倒閉普遍,在紡織行業中早已不是秘密。
自2007年下半年開始,由于出口退稅下調、人民幣升值以及勞動力和原料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上述地區出現了紡織加工企業陸續倒閉的情況。今年,這種狀況愈演愈烈。
“我們這里資格最老的一家加工廠也關了。”樓敏的語氣里有些無奈。
樓敏從事紡織業已有十幾年。直到兩年前,樓敏和他的同行們還在享受“最好的時光”。但現在,他不得不和業內許多朋友一樣,選擇轉行。
2006年,樓敏的工廠盈利超過300萬元,但2007年,這一數字迅速縮水至僅50萬元。2008年,樓敏決定停業,并將位于市區的兩棟廠房重新裝修改造,連帶兩塊地一起賣掉。
“人民幣升值越來越快,我們都是拿美元和別人做生意的,所以利潤受到很大影響。”在樓敏眼里,人民幣升值是其所在行業發展不利的主要原因,此外,“現在我們都要按‘要求’為員工支付各類保險,用人成本上升了不少。”
而據了解,發生在江蘇、浙江、廣東等6省的工廠大量倒閉,不僅僅發生在紡織行業,幾乎所有貿易企業都受到了或多或少的影響。 當紡織工業協會宣布:“2008年的行業平均利潤不足2%。”的時候,中國縫紉機協會秘書長楊曉京苦笑一聲:“縫紉機行業的利潤,連百分之幾都談不上。”
楊曉京回憶,目前正處于風口浪尖上的飛躍集團老總邱繼寶,三個月前在縫紉機協會內部會議上就嘆氣——“市場狀況很不好……” “行業內還有許多企業遇到了相似的問題,最后的命運只能是直接倒閉。”楊曉京的表情很是無奈。
砸鍋賣鐵回收資金
即便關掉工廠,出賣資產也是一個大問題。“服裝設備已經不值錢了,整個廠區,唯一值錢的只有土地。”樓敏說。2006年,他花費600萬元買的服裝縫紉機和其他服裝機械,現在已經賣不了幾個錢。“今天上午,有人出價50萬元買我的設備。”樓敏很是悲哀。
接觸眾多企業的紡織工業協會項目經理韓佳說:“很多企業做了更‘絕’的事——紡織設備賣不了太好的價格,他們就把設備拆掉,單獨賣零件,這樣還能回收一些成本。”
有消息稱,中國紡織企業有近50%處于停產或者半停產狀況。“我收集這些工廠的尾貨,用做內銷。”尾貨商人李建太花了100萬元,把一個倒閉工廠的所有存貨納入囊中,“平均成本,每件衣服只有8角錢”。在這些存貨中,他發現了裘皮大衣。
“砸鍋賣鐵”之后,樓敏回收了一部分成本:“兩個工廠的土地價格基本可以彌補投資資金。”
民間借貸:全身而退后的選擇
賣掉工廠之后投資什么?讓樓敏頗費思量。
樓敏曾經計劃把廠房裝修成娛樂城,但發現回收成本非常慢;后來,親屬給了他一份策劃書,“成立民間借貸公司。” 對于民間借貸,浙江老板們并不陌生。最初,民間借貸只發生在賭博人群之中,隨著近些年“業務”日趨成熟,“投資公司”變得愈來愈熱。
樓敏開始考慮成立民間借貸公司,“我不必再像過去一樣費心經營,只等坐拿收益。”
樓敏面臨著很多浙江老板共同的尷尬:從當年發家行業中全身而退。
|
免責聲明:
凡本網具體標明“來源”的所有文字、圖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果您對本站文章版權的歸屬存有異議,請立即致電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