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化基地在光谷開建 昨日,武漢地球空間信息產業化基地在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武漢大學科技園內開建,這項產業將成為光谷新的經濟增長點。
地球空間信息技術(簡稱3S)與納米技術、生物技術并稱正在發展中的三大最重要技術。地球空間信息技術和產業涵蓋地理信息系統(GIS)、全球定位系統(GPS)和遙感(RS)三大領域,小到車載導航儀,大到航空航天數據收集,都離不開它。該產業在全球范圍的年產值已達500億美元,并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長。其目前在中國正處于大規模產業化的前期。
記者從昨日開幕的首屆武漢國際地球空間信息技術與產業發展論壇上獲悉,武漢是全國地球空間信息領域的科研和智力密集區,擁有武漢大學、中科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國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等相關大學和科研院所,擁有全國惟一的地球空間信息國家實驗室(籌)、全國惟一的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擁有李德仁、寧津生等7位相關院士。
武漢?中國光谷已形成初步完善的3S產業群體,匯集了瑞士徠卡、德瑞光學、立得空間、中地數碼、武大吉奧等一批知名企業,已承擔多項全球數據獲取加工工程,每年形成10億元以上產值。
據預計,武漢大學科技園地球空間信息產業化基地建成后,由汽車導航、航空航天對地數據獲取、測繪儀器生產銷售、車輛監控及物流管理、地理信息軟件等五大領域所構成的產業集群,到2010年,將為光谷帶來約150~200億元的年產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