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資商家仍不愿為音樂掏腰包
KTV版權收費隨著錢柜等企業主動繳納成了一種趨勢,中國音樂著作協會日前再次將討費矛頭指向了商場、超市播放的背景音樂。但目前全國繳費企業僅5000余家,內資商家對音樂付費問題多處于協商或觀望中。
中國音樂著作協會早在2003年就給北京一些大商場下發了律師函,要求播放背景音樂的商場交付相應的使用費用,否則要被起訴。該協會起訴長安商場使用背景音樂的侵權案,最終以和解告終。之后,中國音樂著作協會雖然一直在呼吁背景音樂收費問題,但響應商家較少。
記者昨日連線中國音樂著作協會法律部相關負責人了解到,目前背景音樂收費工作的推行在四五星級飯店、外資超市和快餐廳貫徹較好。“全國有5000余家企業與協會簽訂了付費協議,但這只占商業企業總數中很小一部分,背景音樂收費的覆蓋面還有很大。”該負責人介紹。
據了解,按照相關規定,公開場合播放的音樂都涉及到音樂版權收費問題,這包括商場、賣場內為改善音樂環境而播放的音樂,因為按照中國音樂著作協會的解釋,商場播放的背景音樂是“為盈利服務的”。
不同盈利場所收費也不相同,商業企業的音樂版權收費分為6類:夜總會、歌舞廳;酒吧、咖啡廳、餐廳;商場和超市;賓館、航空和鐵路又各占一類。按照相關收費標準,商場和超市每年每平方米收2.18元到2.66元不等,賓館實行每床位每月1.75元的收費標準。
“我們正在通過商業聯合會與中國音樂著作協會就交費問題協商。”一家具有國資背景的超市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談道,該超市使用背景音樂較少,所以認為對于單純按營業面積進行收費有些不妥。而另一家民營超市負責人則表示,賣場內的背景音樂已交給了廣告公司代理,所以相關費用交由廣告公司處理。“我們賣場內的廣播中可以在相應時段穿插廣告公司的廣告,通過這種資源置換的方式,背景音樂產生的費用就由廣告公司支付。”此外,蘇寧、西單商場等賣場人員對背景音樂收費一事則表示“不清楚”。
與多數內資超市、商場對背景音樂付費的觀望態度不同,家樂福、易初蓮花等外資超市負責人均表示,早在企業進入國內市場之初,就與中國音樂著作協會簽訂了交費協議。記者從相關方面了解到,目前某外資超市一家門店的背景音樂年費為1萬元左右,因為其付費時間較早,具有了與中國音樂著作協會談判的籌碼,可以不按照官方公布的收費標準付費。
據中國音樂著作協會工作人員介紹,目前背景音樂收費問題推行較難,主要是公眾法律意識淡薄,執法力度不夠,導致音樂使用者不尊重知識產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