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提出中國應警惕經濟增速下滑
中國國家統計局1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速為10.4%,同比回落1.8個百分點。有專家提出,面對當前國內外經濟增長中的不利因素,中國應當警惕經濟增速下滑的風險。
專家普遍認為,中國去年接近12%的經濟增速偏高,目前的經濟增速屬于高位回落,但仍處于一個正常區間,符合全年宏觀調控的目標,是一個可持續發展的速度。
“但經濟保持高速增長的同時,也存在下滑隱憂。未來雖仍需堅持從緊貨幣政策的方向不變,但在調控過程中應適時適度地進行微調,防止經濟運行進一步下滑。”中國社會科學院財貿研究所研究員宋則認為。
今年以來,受世界經濟放緩、人民幣升值加速以及勞動力成本上升、國內融資緊縮、自然災害頻發等綜合因素影響,上半年中國出口額同比增長21.9%,增速比去年同期低5.7個百分點。
數據顯示,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頭號動力投資,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長26.3%。從數字上看,這一增幅比去年同期加快0.4個百分點,但考慮到同期8%以上的投資品價格漲幅,投資的實際增幅回落比較明顯。
商務部此前的調研也顯示,今年“五一”小長假過后,國內許多大型零售商的銷售額增幅有明顯下滑,“這是一個信號。”宋則說,“預示著受高通脹的制約,后期消費要維持高增長的壓力很大。”
另有專家提出,下半年還要密切關注樓市可能出現的調整。深圳市已經出現因房價下跌導致資不抵債、業主斷供的現象。“現在開發商資金鏈比較緊張,申請貸款很難,一旦房價大漲之后出現大落,勢必對金融安全和社會穩定帶來巨大沖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 群說。
自去年底開始,全國已出現數十宗土地流拍現象。不僅如此,連被稱為中國最堅挺的北京樓市的地價也已首現跌勢。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北京市成交樓面地價均價比去年同期下降7%。
宋則表示:“這種情況目前雖然只在個別地方出現,但應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房價的大起大落,對消費者、行業和企業來說都是一種很大的傷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