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舊手機8月正式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記者調查顯示市民更換手機頻率加快造成廢舊手機數量增多,但其中極少部分能被正當回收,大部分廢舊手機流入二手手機市場,而這些被“循環”使用的手機,將可能給消費者帶來不可預知的風險。 問題:廢舊手機大量流入二手市場
“高價回收手機”,類似的廣告對于市民來說并不陌生。許多市民可能還打過上面的電話,借此將“閑置”在家的手機處理掉。而正是通過這種渠道,大量廢舊的手機流入了二手機市場。
多年來從事手機生意的潘先生告訴記者,二手機翻新售賣,不僅坑害消費者,更可能對人身造成嚴重危害。
潘先生說,不久前,有一名客人,貪便宜買了一部二手機,沒想到有一天,放在褲子口袋里的手機突然爆炸,褲子被燒了一個大洞,大腿也被燒傷。這名客人多次跟賣他手機的老板協商,無奈人家根本不認賬。潘先生說,根據他了解的一般常識,不在標準控制下生產的翻新機,電池在使用過程中很容易造成短路、過熱自燃及爆炸等危險,危害人身安全。
對于那些沒有利用價值,最終被商販或消費者當垃圾隨手扔掉的手機或配件,一手機廠商的技術人員在接受記者咨詢時介紹,廢舊手機的電池和其他一些零部件中均含有鉛、鎳、鋅、鎘等多種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如果不經專項處理而隨意丟棄,會對人體和環境產生極大的危害。
現狀:企業回收遭遇“空桶”尷尬
事實上,廢舊手機蘊藏著巨大商業價值,手機中很多零部件由金、銀、銅等貴重金屬制成。資料顯示,1噸廢舊手機電池可提煉出100克黃金,而一般金礦石每噸含金量僅為5克,即使是高品位的礦石也不過幾十克。因此,科學地回收利用這些“電子垃圾”完全可以實現變廢為寶。
但目前在手機的回收過程中,企業的遭遇卻非常尷尬。深圳市泰力電池回收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各種廢舊電池回收與處理的再生能源高新技術企業,其中也包括手機電池。該公司總經理張永詳告訴記者,現在他們遇到的最大的問題之一,是回收渠道不暢通,去年,他們在一些商業區、居民小區設置了2000個不銹鋼回收桶。結果,一年過去,回收的手機電池寥寥無幾,而不銹鋼桶卻只剩下幾百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