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網換網拼”成主流省錢方式
如何省錢一直是消費者最關心的話題。過去,生活水平低,大多數人是通過“不消費”或“少消費”來節省開銷;而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成本的加大,省錢模式也在發生改變。昨日,記者從騰訊網了解到,該網站做的一項調查數據顯示,有近60%的人通過網絡省錢。
網絡省錢有很多種方式,如網上購物、網上換物、網上拼車、尋找團購等。消費者可以通過互聯網信息覆蓋面廣、傳遞快等特點,來選擇適合自己的省錢方式。
網購是被消費者和網友公認的省錢方式,在網上總能找到比市場上價格低的商品,而且很容易就能找到。記者在淘寶、易趣等網站看到,像服裝、數碼、日用品等商品的價格,比市場價格低30%左右;在卓越、當當等圖書網站上,幾乎所有的書都打折出售,最低的可以打到5折;而在實體書店里,圖書是很少打折出售的。有消費者告訴記者,“在實體店要想找到便宜的東西,至少得‘貨比三家’,非常麻煩;而在網上直接搜索商品的名字,就能看出哪個更便宜”。
北京從7月20日開始實施“機動車單雙號限行”措施。在百度中輸入“拼車”便可搜到多個知名網站開辦的拼車板塊,信息量達到上萬條,資訊的提供平臺從大型的門戶網站到社區網站均有涉及,專門開設的板塊已近兩萬個,拼車成為近期的熱門話題。有車族李 先生告訴記者:“限行期間,只有一部私家車的家庭就會很不方便,如果為了這兩個月限行開一天車打一天車,開銷會增加近1倍。如果熟人、朋友之間選擇拼車的話,這個問題就能得到很好的解決,而且雙方都能節省一筆不少的開銷。”
除此之外,網上尋找團購的“伙伴”,也是現在省錢的一種方式。記者了解到,在國美、蘇寧等家電賣場,團購電器比個人消費能便宜不少錢。消費者趙 先生今年6月份在網上找了5位網友和自己一同去國美團購電器,自己購買了一臺SONY液晶電視。他告訴記者,原價近1萬元的電視團購價不到8000元。除購買家電外,還有不少網友在網上發信息尋找團購數碼產品,像電腦、數碼相框、MP3等產品,團購價格都能便宜不少。
業內人士認為,消費者通過網絡省錢這種方式是電子商務發展的產物,通過網購日益普及,“網上價格低”這種概念已經深入人心,不僅是網上購物價格低,其他的一些消費方式也可以給消費者省去不少花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