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起 全免城市義務教育學雜費
專家估計地方財政每年需多支出100多億元
昨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全面免除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工作。
會議決定,從2008年秋季學期開始,在全國范圍內全部免除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專家表示,這是全國義務教育的收尾工作。
會議指出,一要完善城市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加強預算管理,嚴格按照預算辦理各項支出,嚴禁擠占、截留、挪用義務教育經費。二要規范城市義務教育階段服務性收費和代收費。收費項目和標準要經省級人民政府審定,堅持學生自愿和非營利原則,嚴格執行教育收費公示制度。三要切實解決好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就學問題。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以流入地為主、公辦學校為主解決;對符合當地政府規定接收條件的隨遷子女,要統籌安排在就近的公辦學校就讀,免除學雜費,不收借讀費。四是在接受政府委托、承擔義務教育任務的民辦學校就讀的學生,按照當地公辦學校免除學雜費標準,享受補助。
會議還決定,對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家庭的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繼續免費提供教科書,對家庭經濟困難的寄宿學生補助生活費。
對此,著名教育學者、北京理工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員楊東平表示,城市地區的免費義務教育經費以地方政府投入為主。而據教育部相關負責人之前透露,城市地區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有2600多萬,每年大約需要花費100多億資金用于免除學雜費。目前已經有十多個省份在整個轄區范圍內實行了城市免費義務教育,涉及東中西部省份。其中包括寧夏、山東、廣東、上海、江蘇、浙江、江西、安徽等。
據北京市教委有關人士表示,如果外來人員子女的義務教育也實行免費,這部分學生的費用如何解決是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問題。據北京市教委截至2007年底的統計,北京外地來京流動人口適齡子女已達40.4萬人,占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1/3。目前,北京市已經免除了在公辦學校借讀的務工農民工子女的借讀費。自2003年至今,北京市級財政對此的投入已超過4億元。
楊東平認為,義務教育學雜費減免工作的難點主要集中在農村及西部不發達地區。盡管2006、2007年已經完成了對農村的義務教育學雜費減免工作,但從目前來看還是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提高教育質量問題,教師隊伍不穩定問題,農村免費義務教育還需要一個新的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