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世矚目的北京奧運會正在如火如荼地舉行。截至19日,賽程已過半,而關于奧運會結束后中國經濟的走勢亦成了關注的焦點。
專家們普遍認為,奧運不會成為中國經濟的分水嶺。一方面,奧運對中國整體經濟的影響是有限的,不應過高估計;另一方面,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基本動力不會隨著奧運會的結束而發生變化,而隨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逐漸奏效,經濟增長質量和結構的改善,奧運后中國經濟仍將會保持平穩較快的增長態勢。
奧運對中國經濟影響有限
雖然在奧運會的籌備和舉辦期間以及舉辦后的一段時間內,舉辦城市、地區會利用奧運會的資源優勢和商機展開一系列商業活動,從而拉動當地甚至是整個國家經濟發展。但是目前看來,本屆奧運會對整個中國經濟的影響是有限的,不應過高估計。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一鳴表示,奧運會帶來的經濟和投資增量在中國經濟和投資總量中的比重很小,奧運會不會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分水嶺,不會改變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大勢,不會影響中國經濟增長潛力和經濟發展的基本面。
據了解,奧運投資主要集中在北京地區,而北京市經濟僅占全國經濟總量的3.6%,北京奧運會場館建設和基礎設施投資也僅占中國過去4年當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0.55%到1.06%。其他協辦城市在中國經濟中的比重也十分有限。
即使是對奧運舉辦城市而言,奧運的推動作用也很有限。北京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楊開忠介紹說,奧運會對北京過去7年的經濟增長貢獻率最多為10%;青島市Cye.com.cn發改委國民經濟綜合處處長劉岐濤也表示,7年來通過籌備奧帆賽對青島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約占青島國內生產總值的4.5%。
此外,從那些被歸入了“奧運板塊”的上市公司的中報來看,不少公司的業績并沒有因為奧運會加速增長;相反,整體來看業績增速出現了下滑。比如北京旅游中報預虧1066萬元,全聚德預計今年上半年業績將同比下降10%到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