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長假還未到 戶外裝備已旺銷 “師傅,請帶我去探路者。”這是來自鎮(zhèn)江的“驢友”小湯,從長途汽車上下來對出租司機說的話。近日,像小湯一樣來自各地的網友,在網上響應斑竹的號召,趕來南京參加“背包客”走邊城的活動,這讓戶外裝備店的生意愈發(fā)火爆。 不知從何時起,南京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來很多戶外裝備店。在進香河路兩邊街上,一溜排的戶外裝備店都很熱鬧,“邊城”、“人山魂”、“探路者”、“走天涯”、“龍人新先鋒”等,都在圈內有一定影響。
據(jù)“人山魂”戶外用品店老板介紹, 國慶臨近,這是2008年第一個7天長假,很多在“五一”和奧運期間,沒有機會旅游的市民,也憋足了勁。除了南京各大商場的戶外用品銷售不盡人意,而路邊專營戶外用品小店的生意都很好。像運動服、運動鞋、登山包、吊床,以及一些戶外裝備用品,近半個月來,銷量一直都不錯。
野外生存,最重要的就是帳篷和睡袋。光是帳篷的種類就分為高山帳篷、野外帳篷、大帳篷、三層帳篷等。還有沖鋒衣、抓絨衣。還有一種褲腿收緊的褲子,也是很多外出旅游者必選貨品,據(jù)店員介紹,這種褲子把褲口扎緊,不僅防蚊,還能防蟲、防蛇。
“一個充氣的大背囊、一件復合彈力外套和一雙合腳的鞋,是最基本的保證。現(xiàn)在的戶外旅游,已經用上了GPS定位系統(tǒng)和對講機,這也便利了戶外運動。”業(yè)內人士介紹說,一把趁手的刀具也是必須的。此外,用于照明的頭燈、電筒,也是裝備中必不可少的。行囊中還必須裝備野營知識圖書或線路攻略。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市民擁有了私家車。這類群體對于一般景點不感興趣,喜歡上了“野游”,這種親近大自然的方式。“野游”能讓更多的人,體驗到露營休閑、山野探險等戶外活動的樂趣,能夠松弛疲憊的神經,感受親近大自然的種種樂趣。
旅游探險挑戰(zhàn)極限——
崛起的山地戶外運動
山地越野跑、山地自行車、攀巖、巖降、皮劃艇……一幕幕驚險刺激的戶外運動元素在重慶武隆舉行的國際山地戶外運動公開賽中精彩上演。此類山地戶外運動集旅游、探險、健身為一體,檢驗運動員耐力和意志,突出團隊協(xié)作,已逐漸成為體育界及大眾關注的熱門運動。
據(jù)國際登山聯(lián)合會執(zhí)委、中國登山協(xié)會常務副主席李致新介紹,山地戶外運動即山地越野及戶外運動,起源于20世紀初的歐美國家。早期的戶外運動其實是一種生存手段,如采藥、狩獵、捕魚、戰(zhàn)爭等活動。二戰(zhàn)后,戶外運動開始走出軍事和求生范疇,成為人類娛樂、休閑和健身的新生活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