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軍表示,該《通知》實施后,唯一會真正影響中興通訊收益的將是傳輸線路、電源等配套設備的共建共享,這將直接導致公司傳輸設備收入和其他收入的下降。不過,從2007年公司收入結構看,18%收入來自傳輸設備。
“中興通訊總收入的40%來自國內,假設這18%的傳輸設備收入中也有40%來自國內,那么公司在國內傳輸設備領域的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僅為7.6%,顯然該政策對公司業績不會產生重大影響。”劉軍說。
設備共享趨勢令市場擔憂
值得注意的是,工信部發布的《通知》明確提出,未來“其他電信基礎設施共建共享的比例逐年提高”,“這才是市場的真正擔憂,該政策進一步的實施必然會影響到相關設備提供商的收益。現在是基建共享,下一步是什么共享就不清楚了,但可以肯定的是,今后能共享的東西都會實現共享”。李太勇稱,這反映的是相關部門整合基建資源的強硬態度。目前因為技術原因,主設備無法共享,但技術上一旦實現突破,共享就成為必然。
對于中國通信服務,基建共享的確會給該公司帶來負面影響。公司是綜合服務供應商,為電信運營商提供專門電信支撐服務,主要包括設計、建設及項目監理在內的電信基建服務。也即是說,基建共享后,公司主營業務自然會有一定下降。
對中國移動而言,共享更像是“允許窮人住富人的房子”。劉軍稱,中國移動有基站約35萬個,聯通擁有G網基站約25萬個,C網基站約8萬多個,其它運營商的基站數量都遠小于中國移動的。基站數量的多少將影響運營商的競爭力,但共享后,中國移動在這方面的優勢就消失了,對于中小電信運營商,反而是件好事情。 搜狐證券聲明:本頻道資訊內容系轉引自合作媒體及合作機構,不代表搜狐證券自身觀點與立場,建議投資者對此資訊謹慎判斷,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