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上海本地股股價偏低,公認的說法是,與優質資產在上市公司體外徘徊有關。
華立科技主營電力自動化等業務,財報顯示,該公司每股收益從2005年度的0.11元持續下降,截至今年一季度,已跌至-0.09元,而凈利潤從2005年度的1240萬元跌至今年一季度的-1170.53萬元。
那么現在,這些優質資產為什么會被注入上市公司?
各種說法,甚囂塵上。
一位上海國資圈內人士稱,這種借殼式重組,上海國資委的意圖很明顯。即讓優質資產借力資本市場,把主業做大做強。
萬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員寧冬莉則表示:“上海國企的非上市資產很優秀,但沒有通過資本市場來定價,對于國資來說肯定很不合算,而且很不利于資源配置。所以他們自己也挺有上市動力的。”
而殼公司也有著自己的計劃——或者通過剝離自身劣質資產,尋求脫胎換骨般的徹底轉型。或者通過吸納新鮮資本的進入,發揮橫向一體化帶來的規模優勢,或者縱向一體化、混合一體化所帶來的協同效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