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屆國際生物技術大會國際學術委員會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楊勝利說,現在國際上已經誕生了第一個基因芯片,用來測定病人藥物代謝的速度。人們已經發現很多藥有副作用,不是這個藥不好,而是有的人代謝慢,藥物副作用進入血液對身體影響比較大,F在同樣的藥,成人一個劑量,小孩一個劑量,用藥并不科學;如果利用基因芯片,醫生開藥的時候會先看看病人的基因組,這樣就可以合理用藥,讓病人在他最需要的時候得到最合適的藥物治療。
個人基因組測序
蘊含巨大市場投資前景
據楊煥明院士介紹,國內外一些從事生物技術研究的科學家們正在做個性化基因組測定工作,并且不斷傳來降低測定成本的消息。楊煥明院士樂觀地估計,用十年左右的時間,個人基因組測定將走進我國尋常百姓的家庭。他告訴記者,國際上做個人基因組檢測費用,開始是30億美元,目前已經降到100多萬美元,現階段其成本最便宜估計也要30萬美元,有國外公司說到明年年底個人基因組測定成本費用要降到5000美元。楊煥明院士透露,到2010年年底我國個人基因組測定成本費用控制在1000美元以下是有可能的;屆時,需要進行個人基因組測定的老百姓只要花費7000元左右的人民幣,就可以為自己的健康測定基因組。
中國社會文明的進程正在加速,個人基因組測定的普及將極大地改善老百姓的生命質量和生活質量,乃至改變社會消費和投資方向,誕生一些新興產業。一些經濟學者據此大膽的預測,成千上萬富裕起來的老百姓家庭是個人基因組測定等生物技術潛在的、巨大的產業市場。有戰略投資研究者分析說,如果說個人基因組測定在5-10年內以1000美元左右的價格讓億萬中國老百姓家庭享用,這個即將到來的產業投資回報將是爆炸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