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62年歷史的電器老店泰林日前轟然崩盤,這或僅僅是多米諾骨牌中的一張。記者昨日從香港高等法院查詢的資料顯示,僅10月份,就有48家香港企業申請破產清盤,既包括名不見經傳的小企業,也有像金至尊這樣的上市公司。這些企業所屬行業包括制造、零售、飲食和物流等。
同時,昨日公布的香港7-9月份失業率比6-8月上漲0.2個百分點,多位受訪人士稱,隨著金融危機向實體經濟的蔓延,越來越多的 中小企業面臨破產清盤的威脅,失業人數將繼續上升。
多因素釀就今日困境
事實上,無論是泰林的倒閉還是百靈達、合俊集團部分工廠的結業,金融海嘯只是一個誘因,更深層次的原因還在于公司的管理和經營策略。
昨日,記者在位于泰林電器旺角分店看到,公司的鐵門已經關閉,臨時清盤人安永企業財務公司在公司的大門上張貼著一張清盤通告書。在這條熱鬧的街道上,記者發現,在不到20米的地方,竟然有包括百腦匯、中原電器和國美電器等三家業務近似的公司毗鄰而立。
盡管各商場都使出多種促銷方式,但購物的顧客并不算多。一位中原電器的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現在生意難做,店多而買客少,很多顧客都是要在幾家店比較之后才作出購買決定,而且不斷打折促銷降低了公司的毛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