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短期融資券的發行利率是在上海銀行間拆放利率(SHIBOR)的基礎上設定,而三家公司的簿記建檔日(本月17日)當天的SHIBOR利率為4.57%,這就意味著三家企業的借款成本僅在基準利率上浮動了200個基點左右。
相比之下,中小企業通過銀行貸款或者是民間融資所要承擔的融資成本要高得多,中國中小企業協會會長李子彬日前曾對媒體表示,目前中小企業獲取銀行貸款所支付的利息一般都在9%以上,再加上1%~2%的擔保費用,總成本已經超過了10%,如果從民間獲得資金,所繳納的利率更是超過了30%。
緩解融資難問題作用尚小
由于中小企業短期融資券所涉及的融資金額比較小,因此業內人士對于這一新品種在解決中小企業融資上所能發揮的作用并不表示樂觀。
昨日首批發行的中小企業短期融資券的平均發行額度只有4000萬元,與同樣在銀行間債券交易市場發行的其他類型的公司債券相比,二者間的差距在10倍以上。“就目前試點來說,是不能徹底解決融資難問題的,這還涉及到一個融資額度的問題,在銀行相關的配套措施出來以前,這一問題的解決還有瓶頸。中小企業不能把希望都寄托在短期融資券上。”光大證券債券分析師李懷定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