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資本爭食
記者9月25日在環博會展廳看到,中央區域的黃金地段上,來自德國、西班牙、英國、韓國、瑞士5個國家的環保公司集體亮相。德國展區的一位中方負責人告訴記者,這次有30多家德國的環保設備商抱團參展。
相反,本土水務企業展臺散布在角落,顯得非常不起眼。上海一生物科技公司技術部經理譚偉告訴記者,他們公司屬于典型的中小企業,但其研發的微生物處理技術已經運用到了上海浦東重污染河道生態治理等重點項目中。類似亮點可供記者發掘的并不多,除了公開的北京城建環保投資將出資1.3億元收購五個污水處理項目,上海市城市建設投資發行60億元企業債投資外,鮮見有大項目上馬,反而是遠道而來的外企風頭正盛。
環保投資將出資1.3億元收購五個污水處理項目,上海市城市建設投資發行60億元企業債投資外,鮮見有大項目上馬,反而是遠道而來的外企風頭正盛。環保投資將出資1.3億元收購五個污水處理項目,上海市城市建設投資發行60億元企業債投資外,鮮見有大項目上馬,反而是遠道而來的外企風頭正盛。
據悉,全球最大的三家水務公司法國威立雅、蘇伊士里昂水務集團、泰晤士水務公司,均陸續進入中國,并把中國作為其全球市場的重要部分。其中,ITT提供的水處理產品目前已應用于中國20多個省市的重點污水處理工程項目,已在南京、沈陽、無錫等6地建廠,并在上海、北京和香港設有3個管理中心。
盡管如此,記者采訪得知,由于國內水務企業數量眾多,且分布廣泛,在市場劃分上,外企并未一股獨大,割據混戰特征明顯。
麥卡琳表示,全球投資者對中國等新興經濟的參與非常感興趣,將來會有更多國際資本進入中國水務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