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暴利誘惑下,溫州民間資本對銀行業的向往由來已久,而一直未能如愿。眼下,在傳統制造業面臨困境之下,正泰、奧康等本地大型民企進軍金融業的念頭更加強烈。小額貸款公司的推出,正好成為一塊過橋板,一個搶點卡位的機會。
左右手游戲?
這樣的如意算盤之下,小額貸款公司的江湖變得復雜起來。
在溫州當地的一些金融觀察人士看來,由于小額貸款公司難以盈利,興辦小額貸款公司的民間投資者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這樣小額貸款公司可能最終淪為一場左手倒右手的游戲——大型民企出資成立小額貸款公司,再把資金貸回給自己,小額貸款業務做得怎樣不重要,只要拿到牌照。
“據我所知,溫州一些小額貸款公司的資本金里,除了大企業出資外,也有部分來自于民間借貸,利息高到4分—6分,在這樣高的成本下,小額貸款公司很可能將資金貸回給自己的關聯企業。”陳明衡說,從聯信公司開業后的情況來看,貸款仍然以發放給大客戶為主,原定的“70%以上資金發放給50萬以下貸款客戶”的支持中小企業的初衷可能在執行中走樣。
陳明衡認為,試點中的100家小額貸款公司,將來一旦全部過渡到村鎮銀行,必然帶來監管上的漏洞。“只貸不存和既貸又存在監管上是兩個概念,其風險也是完全不一樣的。”一旦出現這種局面,很難保證將來不出現壞賬、資金安全等老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