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
盡量用機器替代人工
“能用設備的盡量用設備,不能用設備的想盡辦法用設備。”深圳英格利家具廠一負責人的一番話道出了不少招工企業的心聲。
“家具業是個苦工啊,現在年輕人都不能吃苦,很多手藝現在都沒人愿意學,我們都在擔心后繼無人。現在勞動力成本上升而且招人難,不少企業都增加機器設備,盡量少用人手。只能這樣了,苦工作以后越來越少人愿意做了。”
記者在走訪過程中,了解到流動性最大的是普工,這部分工人工作比較辛苦,不少企業反映這部分人員最不好管理,一制衣廠的老板頭痛地說,“我們這種沒什么技術要求的,員工流動最大了。員工如果找到更好的廠,他們說走就走了,現在底薪都差不多,關鍵是加班費、住宿條件和休假等。現在苦的工作都不好找人做,很多人一兩天就撐不住了。我們也盡量給予員工多一些福利好一點待遇讓他們留下來。”
對于農民工向長三角的分流和返鄉,不少企業表示了擔憂,現在外來打工人員明顯減少,若再次分流可能讓“民工荒”愈演愈烈。不過亦有企業表示,“現時外出打工的年輕人仍占多數,返鄉的并不多,一般只要地方經濟還不錯,就容易留住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