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搞錯了,奢侈品牌才是最懂計算的行業(yè),這里除了是一個高度競爭的領域之外,許多奢侈品牌都已經是集團經營,甚至股票上市,而且奢侈品的消費本身就是非常敏感的,和經濟走勢、股市樓市行情都有極大的關系。”許舜英表示。
除此之外,奢侈品也正在陸續(xù)收回代理商,選擇直營。代理商和大牌利益出發(fā)點的最大區(qū)別是,前者追求短期利潤最大化,后者追求品牌形象最大化,在此基礎上追求利潤。因此盡管共棲共生,但各自追求有別。
現(xiàn)在,用名牌精品很多時候已經變成一種租借的觀念,許多人只是拿它們來亮相、展示,在某些特定的時候和場合需要一個行頭,用來取悅別人的眼睛,但是不會對個人的自我感覺良好有太深刻的價值。
在東京銀座的名牌二手店Brand Off,他們的商品細分化從包包、珠寶、鐘表到衣服,消費者幾乎可以找到所有想要的商品,這些二手店的擴張速度越來越快,業(yè)績蒸蒸日上,“我覺得現(xiàn)代的消費者如果要花比較多的錢買奢侈品,最好需要一點兒投資性的眼光,因為那些以后用不到的名牌還可以拿去二手店和網拍。”許舜英說。 本新聞共 6頁,當前在第 6頁 1 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