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表示,這一文件表明,在百度公司內部所謂的“公關保護”原則不但存在,而且已經作為事實上的業務拓展工具,正在成為百度銷售時的一個重要“增值服務”來打動客戶群體,但業內人士表示并不意外,“因為百度競價排名的商業模式決定了其只能通過上述途徑來實現最大化的商業回報”.當然,這也將網民對搜索的信息真假無所適從.
就在上周末,唐山的全民醫藥網委托律師向國家工商總局反壟斷處遞交了一份厚達91頁的文件,申請對百度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反壟斷調查,同時要求國家對百度處以1.7444億元人民幣的罰款,被稱為反壟斷法網絡第一案.文件中,律師提到,百度出于商業目的人工干預搜索結果的行為損害了社會大眾的利益,不符合公眾對于信息公開、客觀的要求,其行為與敲詐勒索無二.這種網絡霸權主義,不僅應該受到道義上的譴責,而且應該受到行政和法律的制裁.
百度公司周一對此作出回應稱,“我們的天條:用戶體驗第一”,稱拒絕收錄一些網頁唯一的原因只有一個:收錄這些信息不能為百度的用戶提供良好的搜索體驗.
谷歌中國工程研究院副院長劉駿此前表示,客觀公正性是搜索行業的根本標準,創業十年來,谷歌一直不接受付費的競價排名,絕不出售搜索結果中的排序位置,在網頁上刊登內容相關的廣告信息也絕不以犧牲用戶的判斷力為代價.因為那會增加偏見和誤導,傷害用戶的利益,谷歌方面還呼吁國內行業協會與企業聯合起來制定搜索行業相關標準與法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