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事隔近五十年后,重新啟動直接收購國債的極端措施以拯救經濟,這是里程碑式的事件。
此事件是對美元信用的沉重打擊,自上世紀70年代美元與黃金脫鉤之后,現在美元開始出現與債券脫鉤的跡象,進入天馬行空的階段。美聯儲左手發債右手印錢,理論上想印多少就印多少。當然,美聯儲不會瘋狂到徹底喪失信用,他們在救急之后,對于這筆負債將來要予以注銷。但多久能夠注銷,還將印刷多少美元,一切都是未知數,美元風險大于以往。
此舉對美國恢復經濟是以毒攻毒的辦法,既釋放了美鈔也變相調低了利率,但對中國打擊極大,長期債券在美聯儲印鈔預期下收益率縮水,而投資股票市場的外資則在資本市場波動中縮水。
中國是美元債券的最大持有國,據美國財政部3月16日發布的報告顯示,截至今年1月底,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達到7396億美元,占美國外債10.9萬億美元的7%。
市場對美聯儲此舉反應激烈,避險資金紛紛涌向股市和大宗商品市場。3月20日,衡量美元對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程度的美元指數(USDX)當日暴跌超過3%,創20年來最大單日跌幅;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當天創下1987年“股災”以來最大單日跌幅,持有美元長期債券最多的國家受損最大。
市場猜測中國外匯管理局下屬投資公司投資的股票發生大量賬面虧損。長期關注中國外匯資產的經濟學家、紐約智庫——對外關系委員會的布拉德·賽斯特(Brad Setser)向英國《金融時報》估計,負責管理中國近2萬億美元外匯儲備的外管局,海外股票投資損失可能已超過800億美元。2月末美國財政部公布的報告顯示,截至2008年6月,中國所持有的美國股票金額從2007年6月的290億美元激增至995億美元。這意味著,在次貸危機全面爆發之后的近一年間,中國仍然增持了705億美元規模的美國股票。顯然,外管局試圖通過分散投資規避風險,但在美股市場大幅下挫的背景下,遭遇池魚之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