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中原因,除了7000億美元的金融救援方案已不再“差錢”外,也與保險巨頭美國國際集團(AIG)巨額獎金鬧出的風波有關聯。
美國政府上月提出預算請求時向國會表明,政府可能還需要另外7500億美元救援金融機構,引起國會反彈。
本月,隨著拿了上千億政府救助的美國國際集團給高管發下1.65億美元獎金,政府再向國會要錢救金融機構的希望幾乎徹底破滅。
然而,要處理位于金融危機中心的“毒資產”不可能不花錢。這些資產的交易眼下幾乎停滯。銀行不愿賤賣,市場不愿貴買,只能坐視它們在金融機構的資產負債表上拼命“失血”,活活拖住銀行從政府、央行等處拿到手的流動性,不敢投放信貸市場。
財政部希望,引入私人投資者和拍賣機制,能為這些資產定出符合市場實際供需關系的價格,既不會浪費納稅人的錢,也不會損害銀行利益。(王豐豐)
■ 分析
美著手處理危機“策源地”
美媒體稱,該計劃將成美救市最中心措施。
為應對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美國政府先后出臺多項措施,包括救援金融機構、救助“房奴”、擴大小企業信貸、刺激消費信貸、對銀行實施“壓力測試”,以及刺激經濟計劃等。這些計劃無一從根本上清理造成危機的重要原因———銀行“毒資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