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倫敦金融峰會后,各國需要拿出行動,切實抑制貿易與投資保護主義,協力重振世界經濟活力,此次博鰲論壇或將成為各國抵制保護主義的另一個平臺。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殷仲義此前指出,亞洲經濟體之間的貿易存在很強互補性,亞洲新興經濟體發展水平和制造業裝備Cye.com.cn水平相近,貿易技術、人權、環保壁壘不會像歐美發達國家那么強。因此,亞洲國家和地區可以通過完善“10+1”“10+3”“10+6”等區域合作機制,促進貿易便利化,開發出區內新的貿易需求。
預期共識三:提升新興經濟體話語權
在G20倫敦峰會前,發展中國家發言權能否提升一度成為關注的焦點。由于國際金融組織在發言權方面明顯失衡,發達國家發言權明顯過大,而發展中國家發言權明顯偏小是現有國際金融體系的現狀。“金磚四國”呼吁改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國際金融機構,且改革進程必須充分反映全球經濟的變化,保證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擁有更多的發言權。
此次博鰲論壇能否給新興經濟體更多的發言權,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龍永圖表示,“今年年會的主要議程將圍繞新興經濟體展開,希望論壇為全球新興經濟體提供一個發出自己聲音的平臺。”龍永圖說,不同于一些由發達國家主導的會議或論壇,博鰲亞洲論壇將重點從新興經濟體的獨特視角,探討國際金融危機對新興經濟體的影響及新興經濟體的應對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