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王建宙訪臺 點燃八大商機
8月24日,臺灣《商業周刊》主辦“移動世界的未來影響力”論壇,同期,該雜志刊發了重磅文章《王建宙訪臺 點燃八大商機》文章,剖析了王建宙訪臺的八大商機,以下為全文:
大陸大財主來了!
挾著兆元營業額和五億用戶,8月底,中國移動總裁王建宙將來臺“Shopping”建立合作關系,手機、芯片、網絡產品、電信服務、電子書和數字娛樂內容,都在中國移動的名單中,一場百億起跳的商機,即將鳴槍起跑。
王建宙這次來臺,最重要的目標是要在臺灣替大陸自有的3G標準TD-SCDMA(以下簡稱TD)在臺灣建立產業鏈,未來將會有一群“中國移動概念股”跟著出現。這也是第一次,大陸國營公司“一把手”首次公開來臺拜訪電子產業。
今年五月,中國移動3G手機正式進入商業營運后,競爭逐漸進入白熱化階段,王建宙因此來臺拜訪廠商,合作為TD平臺開發手機和服務。“這次拜訪臺灣,是希望借助臺灣發展三十年的科技園區,加速TD標準的發展。”一位中國移動高級主管表示。
餅有多大?五千萬用戶,每年上千億元
中國移動的商機有多大?拓墣產業研究所的報告則估計,到2012年時,大陸3G手機市場將達到9600萬部,其中TD手機占4800萬部。今年7月22日,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以下簡稱工信部)官員也幫中國移動訂下了目標,希望中國移動在三年內沖出500萬TD用戶。如果用三年5000萬部,1部手機售價新臺幣1萬新臺幣計算,也就是一年1600億新臺幣的大市場,這還只是王建宙有興趣產品中的其中一項。
為了3G,中國移動的投資很驚人,光是07年到09年布建3G網絡基站的工程,就花掉高達人民幣1200億元(約合新臺幣5700億元)。但這只是部分花費,還不包括補貼用戶換手機的費用、廣告開銷、投資新的3G增值業務。
大陸官方對TD發展也傾全力支持,大陸媒體報道,為了讓自有技術有更多的準備時間,大陸一再延后發放3G牌照的時間,直到今年才讓3G正式商業運轉,這一拖,足足比全球第一個商業運轉的3G網絡晚了八年,工信部就申明TD營運“只許成功,不許失敗”,強烈表達中國大陸在3G發展上的決心。
不過目前,中國移動的商機還不明顯,各家手機代工業者對投入TD研發仍有疑慮,主要的原因是,TD從去年4月開始試商用運轉,到現在才累積約百萬名用戶,因為用戶不多,到今年四月為止,領有入網證,能合法販賣的TD手機,也只有九十四款,和中國移動在2G領域有七千種可以選擇,形成強烈對比。
“一開始,NEC、Sharp(夏普)都有投入TD研發,叫得出名字的廠都有投。”一位手機代工廠高階主管分析,但看不到用戶大成長,所有大廠都改持觀望態度。“關鍵在大陸公司手上。”他分析,要做TD手機,技術不是問題,但要看中國移動愿意投資多少,網絡覆蓋率越大,手機補貼越多,市場越能做大。
比較起來,筆記型計算機業者比較樂觀,“兩、三年之內,手機和筆記型計算機,一定會受惠。”一位筆記本電腦大廠高級主管分析,中國移動的3G網絡今年5月17日才正式開放營運,“現在我們的期待沒那么高”他分析,但等兩、三年后,網絡建設完成,“用戶一定會升級,”他說,“那時候,好機會就會來了。”
何時開戰?完成融合工程,下半年搶市
所有人的焦點都放在中國移動要如何從無到有,刺激出一個新的市場,事實上,中國移動已經動起來了。
過去一年,中國移動已經完成3G起飛前幾項重要的基礎工程,去年,中國移動完成3G網絡和2G網絡的融合工程,中國移動的訴求是,使用者不用換卡、不用換號、不用登記,就能從2G轉為3G用戶,“未來中國移動的手機都會是2G、3G雙模手機。”就像臺灣的發展經驗一樣,先有大量的雙模手機,再用高額補貼讓所有人只要想換手機,就都會換成3G手機。
建設網絡則是另一個重點,接受本刊采訪時,王建宙表示,“今年TD網絡的覆蓋率會達到70%,”他預計,到2011年時,覆蓋率會達到100%,事實上,未來大陸的3G網絡將會是多種網絡的融合,“在大陸,2G、3G、4G會并存很長的一段時間,”一位中國移動高級主管表示。
6月11日,當大家還在懷疑中國移動如何打贏手機戰爭時,中國移動推出無線固話服務,換句話說,中國移動先拿TD和一般有線電話競爭,把手機做成擺在家里的一般電話,在3G信號不好的地方,中國移動的無線固話就會改用2G信號,中國移動巧妙的用免月租費訴求,直攻對手中國電信的獲利核心。
中國電信是靠固網電話生存,光向用戶每月收取人民幣20元的月租費,一年就替中國電信能帶來400億人民幣的收益。中國移動推出移動固話之后,第一個月就拿到了三萬多張訂單,直接瓜分中國電信的利潤,更妙的是,因為3G能傳輸數據,中國移動未來還能在家用電話裝上屏幕,提供廣告服務。
“今年下半年,我們就會開始發力了。”一位中國移動員工表示,等TD手機數量和質量都成熟,中國移動就會開始搶攻市場,中國移動將會推出更優惠的費率和補貼,同時降低使用門坎,吸引大陸用戶,第一波硬件商機即將展開。
帶動臺灣商機!手機市場規模成長四十七倍
王建宙這次來臺,將帶動八個產業的合作商機。第一個是手機產業,“終端是我們目前最大的瓶頸。”中國移動員工分析,必須在短期內制造出更多樣、質量可靠的手機,才能擴大3G市場。深度訂制是目前中國移動和臺灣廠商主要的合作方式,研發過程中,中國移動不但投入資金,也深度參與研發,但研發完成后,真正的訂單量,得看各省分公司的需求決定。像中國移動計劃推出的Ophone,就是由廠商按中國移動對智能型手機的要求,設計而成的產品,在拓墣產研的報告中,三年后,這個市場將從一百萬支,成長為4800萬支的規模。
半導體是第二個受惠的產業,這次王建宙也將邀請臺灣的半導體廠商研發TD平臺的通訊芯片,以及下一代TD通訊芯片。
筆記本電腦是第三個受惠產業,目前微星、宏碁和明基已和中國移動合作,生產TD版的上網本,產業人士分析,如果中國移動積極推動上網本3G上網,明后年開始,市場將呈倍數成長。
RFID(無線射頻辨識系統)是第四個受惠產業,目前中國移動正在研發“物聯網”的概念,在王建宙的想法里,3G不只是用在人與人之間的溝通,還能用來串聯物與物,他將會邀請臺灣生產RFID、傳感器和條形碼的廠商和中國移動合作,像目前中國移動在湖南的基地,就在研究結合手機SIM卡和RFID,提供電子商務服務,一旦這項服務推廣到全大陸,RFID的需求將是以千萬為單位計算。
網絡是第五個受惠產業,目前中國移動已經開始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展開“無線城市”建設,今年開始,大陸已開放手機內建無線上網功能,中國移動已經開始在都市內廣布WiFi熱點,讓消費者除了用3G上網,也能用WiFi付費上網,這個商機有多大?臺灣廠商估計,第一期建設,中國移動就采購十萬五千臺的網絡設備,未來如果成功,規模還會再擴大。
電信業和數字內容產業是第六、七個受惠產業,這次來臺,王建宙除了要談降低兩岸間漫游費的話題,刺激話務量成長,還會和臺灣通訊業者提議,成立共同采購平臺,采購臺灣的數字內容,供兩岸電信業者使用,可能的方案包括共同成立一間大型公司,采購臺灣的游戲、音樂、軟件等數字內容。
過去,中國移動是靠大大小小的內容提供廠商(CP)提供手機上的信息,在大陸,中國移動的手機網絡,是全中國最重要的內容販賣平臺,光是去年,中國移動的手機音樂收入就達到人民幣160億元(約合新臺幣770億元),去年大陸唱片和電影市場相加,也只有人民幣44億元,遠比中國移動的手機音樂來得少。
數字閱讀是第八個受惠的產業,目前中國移動正在發展數字閱讀平臺,在浙江,中國移動已經成立手機閱讀基地,現在,中國移動的手機報,已有3500萬訂戶,是大陸最多人訂閱的報紙。今年八月,中國移動推出自己的手機閱讀器,未來手機將扮演電子書的角色,提供付費手機小說、手機雜志服務。王建宙此行,也將打開臺灣內容產業和中國移動合作的新商機。
今年,王建宙早已替3G的下一步發展做好準備,根據《第一財經日報》報導,中國移動今年正把各省分公司建設為加值服務基地,像四川是無線音樂基地、上海是手機視頻基地,遼寧則是手機導航基地。如果你是這八大產業的從業人員,未來你跟中國移動打交道的機會將大大增加。
朝國際標準邁進! 在臺建立實驗網,外銷各國
王建宙的最終目標,是把TD變成國際標準,也已經有臺灣業者和中國移動討論,一旦TD標準的手機和基地臺成熟后,要藉由TD成本較低的優勢,外銷到其它國家。王建宙也會和臺灣電信業者洽談建立TD實驗網的計劃,如果能把實驗網絡成立,未來一般用戶就能在臺灣用TD標準的3G手機,擴大TD標準的影響力。
今年,將是中國移動3G的起跑年,中國移動對3G發展,早有長期的精密計劃,所有人都在觀察,這家巨型企業要端出什么方案,啟動中國的3G商機?這次來臺,王建宙將會展開中國移動未來的發展計劃,親自替臺灣廠商的中國移動商機掀開第一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