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雖然中糧在入主蒙牛時就承諾“三不”原則,即不參與蒙牛的具體經營管理,不改變現有的經營團隊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也不改變目前的戰略方向。但業內普遍認為,中糧作為大股東,把蒙牛徹底整合入中糧系只是時間問題,這次雙方在人事上的一進一退就體現了中糧對蒙牛的控制加強。
牛根生淡出謀二次創業?
此次“淡出”被認為是牛根生的退身之策。在蒙牛經歷了三聚氰胺事件、外資收購危機之后,牛根生擁抱中糧化解了危機,現在正是其退出的不錯時機。
上述知情人士認為,從讓出蒙牛的控股權到這次人事變動,牛根生應該都有深入的考量。“近兩年蒙牛的發展速度已經下滑,這與我國乳業發展的井噴期已經過去Cye.com.cn這一產業周期有關,同時蒙牛這個團隊在資源、市場拓展上可以發揮的空間已經不多了。”他說,從綜合資源來說,乳業是一個系統工程,背后拼的是奶源,而這正是蒙牛的短板。尤其是在三聚氰胺事件之后,政府新的乳制品工業產業政策要求新建乳企的可控奶源占加工能力的比例須達到40%。
因此,除了資金鏈緊張外,蒙牛的奶源關也難過。因為奶源建設不僅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還涉及到草場改造等工程,需要政府的高度介入。所以牛根生面對現實主動投靠中糧,不僅解除了資金危機,還有政策上的支持。
但主動“淡出”后的牛根生將何去何從呢?乳業資深人士王丁棉告訴記者,“牛根生控制的老牛基金在這次中糧收購中套現了9.55億港元,而老牛資金與美國私募投資基金KKR等投資了蒙牛現代牧業公司,主業為奶牛養殖以及為品牌乳制品企業供應原奶。因此牛根生此次退出一線是將精力轉向現代牧業,這也將是牛根生的二次創業。據說現代牧業準備在兩三年內上市,上市之后牛根生又是一條好漢。”
據了解,現代牧業是由鄧九強(蒙牛乳業創始人之一,曾任蒙牛乳業副董事長)和部分原蒙牛高層聯合投資所建。2008年年底,KKR基金和牛根生控制的老牛基金聯合向現代牧業投資2.5億美元,其中KKR占1億美元。而最近,現代牧業正在全國各地圈地,按照公司規劃在未來兩三年內興建20~30個現代牧場。
有業內人士表示,現代牧業一直為蒙牛提供奶源,而在其擴張中也不時出現蒙牛的身影。“蒙牛可能是現代牧業的戰略投資者,因為現在國內的乳品企業與牧場都是合作的模式,而在中糧入主蒙牛后,現代牧業打著蒙牛的旗號更易于擴張。”
由此可見,養牛起家的牛根生可能選擇了與朱新禮類似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