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很不足的,每多開一塊原石的時候,自己又感覺到自己那個越是不足,越是無知一樣。
平洲珠寶玉器協(xié)會會長梁晃林介紹,雖然翡翠原石的交易很多時候都離不開賭石,但是當很多新入行的商人不是依靠技術和經驗去評判,而是完全靠運氣去賭博的話,他們面臨的風險也會越來越大。
梁晃林:賭玉石那個風險在我們業(yè)內,越資深的人那個觀念就越強,往往剛入行的人他只是看到人家賺錢的一面,沒有看見人家虧本或者失敗的一面,就沒有對風險給予足夠的預期,往往這樣的人他虧起來就虧得很慘。
羅正楚和李可賭石的經歷盡管聽上去挺傳奇,但卻是這個行當高風險的真實寫照。而社會資金如今蜂擁而至,除了抬高價格,攪亂了市場秩序,無疑還會讓本來就居高不下的賭石風險急劇放大。在玉石生意的暴利和高風險之間,到底該如何權衡?我們再來看看幾個普通人的故事。
林超銘已經經營玉雕廠二十余年。他所雕刻的許多翡翠擺件都獲得過中國玉雕、石雕作品天工獎。在采訪中,他也向記者坦陳,就是一次賭石改變了他職業(yè)生涯的方向。直到今天,林超銘還對那天的情景記憶猶新。一開始,由于看到石頭呈現(xiàn)出較好的種色,林超銘和他的朋友們一直認為這是塊好石頭。但當翡翠原石切開之后,所有人都傻眼了。
林超銘:當時就切出來的東西,做出來賣還不夠還利息,當時差不多四百萬全沒了,一下子變成窮光蛋了。
由于這次賭石的失敗,讓林超銘直接背上了一百多萬的債務。
林超銘:15年前這一百萬相當于現(xiàn)在一千萬都不止,所以一下子就垮下去了,就因為那一年切的石頭,虧了這一兩百萬這個事,那我差不多爬了十年才爬起來。
從這以后林超銘醒悟過來,不再參與賭石,而是繼續(xù)鉆研自己的雕工。他相信即使是普通石料,只要有了好的雕刻技術和創(chuàng)意,一樣能為自己創(chuàng)造財富。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chuàng)業(yè)者、創(chuàng)業(yè)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chuàng)業(yè)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