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甌海區對105家中小企業抽樣調查,90家企業均有通過民間借貸籌措初始資金,其中有32家企業的初始資金沒有銀行貸款,完全來自民間借貸。
經濟基本面惡化
溫州民間金融發達并非一日,如今出現眾多企業被民間借貸壓垮,意味著企業經營狀況乃至地方經濟運行情況不容樂觀。
溫州市經信委9月底對855家重點監測企業訂單情況調查顯示,受原材料價格上漲與人民幣升值影響,21.6%的企業主動減少長單或推掉部分訂單。
企業利潤也隨之滑坡。1~7月,溫州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10%,增幅不斷回落。其中,小型企業回落最為明顯,利潤同比僅增長6.9%,較上半年回落2.3個百分點。利潤增幅比銷售產值增幅低了7.1個百分點,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別擴大了3.4和0.9個百分點,表明“增產不增收”情況加劇。
1~7月,規模以上326家虧損企業虧損額為6.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2億元,同比增長52.2%,比年初上升了27.1個百分點。
企業利潤逐步回落和虧損企業虧損加深,經濟管理部門將原因歸納為工業生產增長逐月回落、原材料價格大幅波動以及融資成本大幅上升。
其中,融資成本上升、難度加大的原因是,商業銀行貸款緊縮同民間高利貸的“雙疊加壓力”。
于是,許多中小企業資金鏈繃緊乃至倒閉;而一家企業的倒閉又會波及一批關聯企業資金鏈繃緊;大量企業倒閉又將風險傳導到商業銀行體系。在溫州發達的“塊狀經濟”里,一旦爆發連鎖反應,后果將十分可怕。
浙江大學區域與城市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陳建軍教授對記者表示,這只是本輪經濟調整表象的一個開始,在每一次的經濟調控中,都會有一些企業優勝劣汰,從而進行正常的產業升級,老板跑路,倒閉潮會在本年的第四季度更加惡化。
政府“維穩”
還有一種令人擔心的連鎖反應是倒閉潮或“跑路潮”所引發的社會穩定風險。
據法院部門統計,截至8月底,溫州市累計民間借貸糾紛案件數同比增長25.73%,比一季度高出8.7個百分點;涉案金額50多億元,同比增長71%,其中8月份涉案金額達10.7億,是1月份的2.69倍。
據公安經偵部門統計,1~8月份溫州市公安部門立案的涉嫌非法集資案件17起,案件數比去年同期增加3起,涉案金額5.5億多元;其中8月份發生了3起,涉案金額7339萬元。1~8月份,溫州市民間借貸因擔保、糾紛引發的違法案件共71件,同比上升16.39%。
為此,溫州市政府出臺緊急措施,大力“維穩”。
昨日的新聞發布會披露,當地政府下一步將組織調查組進駐全市銀行縣級以上支行,市政府組織25個調查組,每組由一位副縣處級干部帶隊,進駐25個市級銀行業機構。
調查組將協助銀行業機構做好銀企融資對接,要求銀行業機構不抽資、不壓貸;協助銀行業機構了解貸款企業情況,防止中小企業出現資金鏈斷裂情況。
與此同時,政府還將鼓勵、規范民間金融發展,擴大小額貸款公司試點;開展民間資本管理服務公司試點;探索組建民間借貸登記服務中心和溫州金融資產交易所;并將設立市縣兩級“地方金融監管中心”,規范發展民間金融,引導民間借貸行為。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