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流水百億元
貸款資金全“自籌”?
除利率偏高之外,淘寶貸款資金來源也成為用戶和業界關注的焦點。在近日淘寶面臨的“保證金風波”中,一些賣家甚至在YY語音頻道和微博中,質疑數十億元的保證金及支付寶內資金,會被淘寶商城當做無息貸款用。
據業內人士測算,以支付寶每天的日交易額測算,考慮到出項資金和進項資金之間的時間差,沉淀資金每月至少在100億元左右,再加上淘寶商城征收的保證金帶來的資金沉淀,可謂坐擁“金山”的淘寶自然會引來外界對于其貸款業務的質疑。
在央行對第三方支付企業的管理規定中明確,“支付機構接受的客戶備付金不屬于支付機構的自有財產。支付機構只能根據客戶發起的支付指令轉移備付金。禁止支付機構以任何形式挪用客戶備付金。”
淘寶相關負責人昨日表示,淘寶早已和工商銀行簽訂協議,由其作為淘寶惟一的備付金存管銀行,并且每月公布一次托管報告。“也就是說,淘寶的貸款絕不可能來自備付金或保證金。”這位負責人表示。
目前,阿里巴巴小額貸款公司共有兩家,分別位于浙江和重慶,注冊資金都是2億元。顯然,這一注冊資本金規模并不夠支持淘寶貸款的需求量,淘寶業內人士表示,兩家企業在成立之后又曾多次“輸血”,如復星集團、萬象集團等大型金融“血庫”都曾提供資金支持。
專家觀點
“一手出一手進”亟待政策明確“說法”
有專家表示,盡管淘寶貸款業務屬于正常經營,并無違規,但在此次“保證金風波”中也被推至風口浪尖,多少還是與阿里巴巴集團同時涉足第三方支付和貸款業務有關。銀行業研究人士、金融專家李哲認為,像這樣“一手出、一手進”的商業模式背后,需要有進一步細化的政策作為監管和支持。
電子商務研究機構艾瑞咨詢一位分析師表示,雖然央行對第三方支付企業的備付金管理提出了明確要求,但對這筆“沉淀資金”的收益部分如何處置卻界定模糊。“如果第三方支付企業僅動用沉淀資金的利息收益進行投資,或是用于信貸發放應該如何處理,相關部門目前并沒有明確解釋。”分析人士表示。
中央財經大學財經學院教授郭田勇認為,支付企業的沉淀資金利息收益與銀行的“在途資金”有相似屬性,如果按照這一標準判斷,企業對這部分收益應有支配權。不過他表示,監管部門應針對第三方支付企業出臺進一步的細則,明確這部分資金的管理。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