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個時期,各地有關民間高利貸崩盤的案件此起彼伏,浙江溫州、河南鄭州、內蒙古鄂爾多斯等等,這些之前全民皆放高利貸的地區在狂歡之后正在迎來一個個惡果。此次,我們選取了河南圣沃擔保公司以及鄂爾多斯蘇葉女的民間借貸案例,通過這些案例我們發現,之前民間高利貸所依附的多為國家寬松的貨幣政策和狂飆不止的房地產市場,而如今在宏觀調控的背景下,很多民間高利貸面臨釜底抽薪的危險;蛟S,這還僅僅是個開始。
深秋十月,河南擔保業打了一個大噴嚏。
河南圣沃投資擔保公司資金鏈突然斷裂,讓上千名“理財客戶”的資金打了水漂。而且不安和焦慮情緒迅速蔓延至整個河南擔保業。許多擔保公司擠滿了要求提前退款的理財客戶。
這一事件對河南擔保機構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河南有將近1600多家擔保公司,超過10萬的從業人員。圣沃事件背后,巨大的民間借貸需求和政府相關政策制之間的錯位隱現。
圣沃之亂
河南有1680家擔保公司,選擇哪家作為理財對象取決于利息的高低。
圣沃公司成立于2010年9月1日,其注冊資本僅為5000萬元,但卻憑著高息策略在短短一年的時間積累了上千個理財客戶,其中大多數客戶投入的資金都在百萬元以上。
一張銀行卡在圣沃公司的POS機上輕輕劃過,從這一刻起,一筆打到另一個賬戶的數十萬元資金就開始以月息3分的速度實現自我增值。
銀行卡的主人和擔保公司在一份合同上各自簽字。這份合同上已經有借款方的簽字。但大多數理財客戶都沒見過借款方,更無從了解借錢做何用途。《中國經營報(微博)》記者了解到,大多數的借款方都是擔保公司虛擬的,只是起到募集資金的作用,而至于吸收來的資金究竟投向何處,則由擔保公司再行決定。無疑,作為擔保公司,這種操作手法是違規的,但是理財客戶們大多也不太關心這些,他們更關注利息。
雖然合同上注明月息一分五,但實際上3分的月息是最保守的數字。根據借款時間和用途的不同,利息還會達到6分,甚至9分。不過也有些信息不靈的理財客戶拿著1.5分的利息,并為此抱怨不已——在圣沃事件爆發后,他們才發現一些業務人員將原本屬于自己的收益吃掉了——這個行業從來不缺少潛規則。
一對母女——58歲的法人代表于兆君和28歲的財務總監王雨是圣沃公司核心人物,掌控著以十億計的往來資金,據說圣沃每天出去的錢達到一個億。
多名圣沃公司的理財客戶告訴記者,圣沃在資金鏈斷裂之前信譽良好,投資總會按時兌現,有時甚至提前還款。圣沃看似良好的運轉從9月19日開始出現異常,許多理財客戶接到圣沃公司王雨的電話,稱有借款方緊急用錢,僅用一兩天,按日付息。
一些客戶將資金放了進去,但圣沃并未及時在第二天支付資金和利息。直到21日,更多察覺出異常的客戶詢問圣沃,得到的答復是圣沃公司賬上已經沒有錢了。原因是由于借款方沒有按時還款,因此導致他們也沒錢兌付給理財客戶。
雖然失算的理財客戶不愿透露關于這筆業務的真實利息,但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在鄭州過夜資金最高能夠達到日息0.12元,也就是一百萬元的業務,一天之后要支付12萬元的利息。這樣的業務通常被稱為過夜資金。
隨著越來越多理財客戶合同的到期,引起了理財客戶們的群體恐慌。10月13日,近千名理財客戶占據了鄭州金水路浦發國際金融中心圣沃公司所在的整個樓層。
在這次壯觀的追討活動中,有理財客戶當眾撥打了財務總監王雨的手機。王雨說,河南省工信廳的領導要求她在當天晚上將圣沃客戶的所有資料在第二天上午全部遞交,包括每位理財客戶的身份證號、合同、家庭住址以及利息等信息。
王雨在電話中表達了她的擔憂:如果這件事情交由政府處理的話,結果會很漫長,大家的錢很有可能長期不能收回。王雨的說法在理財客戶中引起一陣騷動。主張報警和反對報警的聲音形成兩種對立面,有人為此大打出手。
不久,鄭州市公安局介入,王雨等人被控制。據說,鄭州市公安局為了調查圣沃一案,抽調了120名經偵警察開展調查,并在圣沃公司附近一家快捷酒店大廳設了登記點。
截至10月19日,圣沃公司未兌付的借貸金額已經超過15億元。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