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正在出現對投資者來說最糟糕的“脫鉤”:經濟增長相對輕度地放緩,但企業利潤的下滑幅度大得多。
近幾周一連串盈利預警說明,中國企業對經濟略微減速對它們的業務所造成的打擊程度感到意外。從電信到航空航天,從零售到房地產,各行業都普遍感受到業務下滑之苦。
分析師們表示,企業困境的兩條共同主線是高額稅單和庫存積壓,這兩個問題的解決都需要時間。
“財政負擔不能減輕,而民營企業增長空間有限,這些問題正把中國推向無利潤增長的處境,”法國興業銀行(Société Générale)經濟學家Wei Yao在一份發給客戶的簡報中表示。
多數企業將在8月份報告上半年業績,但迄今公布的數據令人難以樂觀。
就中國經濟中的“巨人”國有企業而言,今年前六個月利潤同比下降11.6%,這是2008年末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最疲弱的表現。
石化和金屬等工業部門的表現最糟糕,鑒于政府一直在努力調控充斥著泡沫的房地產市場,這是意料之中的。中國國家統計局上周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工業集團的利潤同比下降2.2%,而去年同期實現了28.7%的同比增長。
官方報紙《中國證券報》(China Securities Journal)形容鋼鐵行業為“重災區”,80%以上的上市鋼材生產商警告稱,它們的業績將遜于預測。
然而,面向消費者的企業也面臨困難,盡管零售銷售額迄今表現不俗,今年上半年增長14.4%。
中國最大的電子產品零售商之一蘇寧電器(Suning Appliance)已發布警告稱,上半年利潤可能下滑至多30%,其主要競爭對手國美(Gome)則表示,很可能出現凈虧損。這兩家零售商都稱銷售疲軟。
經濟低迷,中國各大航空公司的乘客數量也就令人失望。中國國航(Air China)警告稱,上半年利潤將下滑逾50%。
體育用品企業抱怨整個行業出現龐大庫存積壓。匹克體育用品(Peak Sports Products)發布了全年盈利預警,而李寧(Li Ning)更換了長期執掌的首席執行官,以求找到新的業務模式。
除了庫存積壓(這是經濟不振時的典型現象)外,Wei Yao表示,政府也要對企業利潤下滑承擔一部分責任。第二季度企業稅上升13.6%,與首季相比加快了增速。
“利潤增長與稅收增長之間的差距之大,是前所未有的,”Wei Yao表示。她補充說,政府在減輕稅收負擔方面幾乎沒有做什么,而其實是可以大有作為的。
短期而言,北京方面加大投資支出的承諾,有望給直接受益于此類慷慨政策的企業帶來喘息空間。
全球第四大電信網絡設備制造商中興(ZTE)警告,上半年利潤同比將暴跌80%。該公司列出的原因包括在國內的投標遭到拖延。“來自國有運營商的大筆訂單迄今一直是快速增長的關鍵,”一名業內高管表示。這名高管因為自己在評論競爭對手的表現而要求匿名。
花旗(Citi)分析師表示,在當前這個業績公布季節,遜于預測的公司可能多過優于預測的公司,但是下半年經濟增長反彈將推動企業利潤的反彈。
與此同時,一小部分公司成功頂住了逆風。
中國營收最高的在線搜索引擎百度(Baidu)克服了中國廣告市場相對疲軟的影響。該公司報告第二季度凈利潤增長近70%,得益于該公司在國內網絡搜索市場逾四分之三的霸主地位。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