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重工總裁向文波微博上質疑中國企業500強名單,稱名單感覺不是很嚴謹,他所熟悉的行業好像膽子越大越靠前。
網易財經對中國企業500強名單進行研究,發現榜單確實存在一些問題,如同屬銀行業的工商銀行和浦發銀行卻適用不同的統計口徑。另外,中國500強企業的發布單位中國企業聯合會對企業自行上報的數據并沒有核實與監督,這也給了一些企業可乘之機。
統計口徑不一致:銀行業使用不同的統計標準
中國企業聯合會在企業申報標準中規定最終入圍指標是營業收入(不含增值稅收入),營業收入包括企業的所有收入,即主營業務和非主營業務、境內和境外的收入。然而網易財經對榜單中的營業收入進行整理發現,即使同屬銀行業,工商銀行、建設銀行、招商銀行等卻和浦發銀行、華夏銀行等小商行所使用的營業收入標準不一樣。
500強榜單中工商銀行的營業收入是7096億,而年報中的數據是4752億。此外,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招商銀行、興業銀行等也是數據有較大的出入。與之相反,浦發銀行榜單中的營業收入和其年報中的營業收入卻一致,為679億;同在榜單中的華夏銀行和北京銀行也是如此。
中國企業聯合會500強名單辦公室負責人表示,工商銀行榜單中的收入和財富世界500強中的營業收入是一致的,中國企業聯合會和財富世家500強有數據共享機制。至于和年報中的數據出現巨大出入,該負責人表示可能是統計口徑不一樣。
工商銀行新聞處處長汪振寧對網易財經表示,之所以榜單中的營業收入比年報中的營業收入要大,是因為榜單中的收入沒有扣除利息支出、手續費及傭金支出等,而年報中的營業收入是扣除了上述幾項之后。如工商銀行2011年年報中的營業收入是4752億,利息支出2268億,手續費及傭金支出75億,公允價值變動凈損失2億,一共是7097億,與榜單中的數據一致。
再來分析榜單數據和年報數據一致的銀行,如榜單中排名第155名的浦發銀行年報中的營業收入是679億,加上利息支出598億,手續費及傭金支出5億,公允價值變動損失8億,加起來為1290億。這樣一來浦發銀行的排名就有大幅提升,可以排到第81名,華夏銀行的排名亦由275上升到159名。
中國企業聯合會:不能保證榜單沒有一點問題
500強企業是由企業自行申報,這就給了企業很多操作空間,因此就其準確性和客觀性而言,不免打了折扣。
對于近日熱議的中聯重科數據問題,中國企業500強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也表示,不排除中聯重科的數據有問題,雖然中國企業聯合會要求企業提交獨立的審計報告,但是到目前為止,仍然沒有收到中聯重科提供的審計報告。
此外,企業的數據上報之后,中國企業聯合會并沒有行核實監督,500強企業研究室負責人表示企業自行申報的數據已經經過獨立的第三方機構審計過,中國企業聯合會只是作為一個中介機構,不會對企業上報的數據進行監督,不可能保證榜單一點問題也沒有。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