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4日下午,兩會剛剛拉下帷幕,中國政法大學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辦的“互聯網金融反信用欺詐研討會”在北京舉行,中國政法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公安大學以及來自公安部、北京市檢察院的十多名專家、學者,以及來自P2P等互聯網金融領域的嘉賓、各級媒體記者共80余人參加了本次研討會,共同關注互聯網金融領域的信用欺詐這個話題,為反信用欺詐獻言獻策。研討會認真貫徹兩會關于加快發展互聯網金融的有關精神,以及李克強總理《政府工作報告》中關于加強信用社會建設的重要精神,深入研究、探討目前國內互聯網金融相關的法律問題。
杜春鵬(中國政法大學司法改革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翟宏莉(中國政法大學司法改革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付東海(中國政法大學研究員,中融民信資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學軍(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證據所所長,偵查所副所長,北京市先進司法鑒定人)、肖承海(中國政法大學偵查學研究所所長,博士)、劉燕(中國政法大學偵查所副所長,博士)、劉為軍(中國公安大學經偵系副主任,博士)、陳琴(中國人民大學法學博士,互聯網金融法律專家)、鎖正杰(公安部法制局處長,博士)、王新環(北京市檢察院公訴一處處長,博士)等參加了本次研討會并發言。
中國政法大學司法改革研究中心加強與互聯網金融領域的研究合作,與互聯網金融領域的著名企業民信公司簽署校企合作協議,議定在小微金融、互聯網金融領域以及與此相關領域進行共同的課題開發和項目研究。雙方合作成立互聯網金融反信用欺詐課題組。中國政法大學司法改革研究中心在民信公司設立“中國政法大學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互聯網金融反信用欺詐實訓基地”,該實訓基地在民信公司所屬的機構掛牌,實訓基地辦公室設在民信公司業務機構。中國政法大學司法改革研究中心為民信公司提供反信用欺詐的相關專業技術支持和法律法規培訓指導。民信公司為中國政法大學司法改革研究中心提供企業反信用欺詐方面的成功經驗、經典案例和相關數據,每年雙方共同發布互聯網金融年度分析研究報告。
民信公司是一家具有完備反信用欺詐體系的P2P企業,依托雄厚的實業支持和人才建設,建立了規范、系統的反信用欺詐管理流程,與公安、政法部門的偵查、研究機構加強項目合作和學術交流,承擔“信心成就自己,信誠成就客戶,信用成就社會,信念成就未來”的企業使命,構建以“信”為核心的企業文化和企業價值觀,在全公司內外,所有管理體系、業務體系和品牌建設方面體現“信”的價值,用“信”惠民,用“信”取勝,用“信”發展,這些舉措使企業獲得了快速、穩健的發展。民信公司在短短的半年內,就成功發現各類信用欺詐的虛假資料900多起,涉及資金6000多萬元,有力地保證了出借端客戶的資金安全。民信公司在反信用欺詐、甄別虛假材料和信息、嚴格規范化管理方面嚴肅、負責的精神、堅持不懈的探索與實踐,事實證明是非常有效、成功的,也受到了客戶的高度贊許與信賴。
本次研討會不僅可以將研究機構的學術成果轉化為對企業和社會具有指導意義的生產力,還能將互聯網金融行業鮮活、豐富的實務與案例用于理論研究的豐富與完善,對于建設信用體系、完善互聯網金融領域的法律法規建設,都具有極大的現實意義。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