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開發商到海外尋找機會早已不是新鮮事,去年媒體就熱炒過一陣,但看看今年一季度的數據你會發現,開發商的出海可能不僅僅是開拓新市場了,這里似乎還有一絲逃離本土的味道。
據CNBC報道,今年第一季度,中國企業在海外的住房開發項目飆升至11億美元,同比暴增80%!投資最集中的國家是澳大利亞、英國和美國。
同期包括住房和商業地產在內的海外房地產市場總投資同比增長25%至21億美元。
仲量聯行(JLL)的全球資本市場研究主管David Green-Morgan表示,
開發商投資住房市場主要是為了抵消國內經濟增速以及房價漲幅放緩的不利影響。
與海外地產投資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國內住房投資增速放緩,商品房銷售量價齊跌。
華爾街見聞網站曾報道,今年一季度中國住宅投資同比增長16.8%,增速回落1.6個百分點,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3.8%,降幅比1-2月份擴大3.7個百分點。房地產銷售的季度同比增幅從去年四季度的13.7%驟降至一季度的-4.7%,新開工面積從33.1%降至-25.2%。
全國百城房價指數顯示,4月100個城市中有45個城市環比下跌,而3月份是38個城市環比下跌。
據路透社報道,今年1季度,房地產投資占GDP的比重從去年全年的15%下滑到了12%。
仲量聯行的中國區總監夏飏飏指出:
我們預計今年“彈藥”充足的中國投資者對海外房地產市場的投資興趣及活動都將繼續增長。2014全年中國機構投資者的海外商業房地產投資總額可能突破100億美元大關。
四月下旬華爾街見聞網站就曾提到,曾專注內地房地產市場的嘉實房地產投資(香港)有限公司,已暫停中國房地產投資,主要業務轉向海外。此前,李嘉誠父子去年以來持續拋售內地物業,累計超200億元,也引起了市場高度關注。
實際上,中國買家越來越青睞海外的房產,房價便宜確實也是一個原因。
據Knight Frank律師事務所的主要國際住宅指數PIRI估計,香港的豪華公寓每平方英尺售價4100-5000美元,曼哈頓和悉尼的售價只有一半,約在每平方英尺2100-2500美元。
此外,海外項目融資成本相對較低,也成為開發商愿意走出去的原因之一。新華社援引某金融機構對比國內外地產行業平均利潤率的數據可看到,國內利潤里在10%-15%之間,且呈現逐年下滑的趨勢,而海外投資項目利潤率可達到20%-30%之間,盈利空間可見一斑。
也有分析師警告,不少企業跟風走出去,看到歐美的房地產項目就想做,這其中所暗藏的風險不應被忽視。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