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是萬事之基,振興之道,通過創業所創造的財富,以稅收的形式轉化為財政收入。因此,可以說,創業創造了稅收,而良好的稅收環境,則是激發創業的外在動因。
稅務部門應以服務于地方經濟發展為己任,在“百姓創家業、能人創企業、干部創事業”的大潮中,轉換思維,找準方向,用“服務于全民創業”這快羅盤,給自己一個科學的定位。
開拓創業渠道,稅務是“信息參謀”
稅務部門應充分利用聯系面廣,信息量大,熟悉經濟運行各環節的職業優勢,為全民創業助一臂之力,積極主動為民營經濟的發展獻計獻策,加大民營經濟稅源分析深度和廣度,細化稅源分析指標,為納稅人創業提供決策依據,在民營企業經營、改革中,利用稅務部門熟悉政策的特點,為政府制定民營經濟政策提供重要參考。
哪些勞動就業可以更多地享受到稅收的優惠?想開一家小店要辦什么手續?這些想創業者最關心的問題,應在稅務部門都能得到滿意答復。針對部分想創業者不熟知政策,沒有創業經驗的情況,地方稅務部門應主動聯系工商、國稅、財政、勞動就業等部門,為想創業者提供“創業套餐”服務,為他們免費傳授現代管理、創業知識,同時,為提高創業成功率,還可以為他們收集整理一些如新型建材、社區幼兒園、社區服務中心等一些實用的創業項目供創業者選擇,并為他們長期免費提供政策、法律咨詢。用老百姓的話說,稅務部門要成為他們創業的“參考消息”和“信息日報”!
扶持創業發展,稅務部門是“政策向導”
——創業是發展之基,富民之本,稅務之源。推動全民創業,加快富民興贛,稅務部門義不容辭,責無旁貸。
——充分發揮稅收政策的導向作用,引導民營企業按照稅收政策的調控取向調整結構,發展生產和開展經營,同時及時了解各項政策的落實情況和存在的問題,主動為全民創業當好向導。這些都應是稅務人員的服務理念。
在當前市場經濟的條件下,單純依靠減免稅收讓利促進全民創業,并不符合現在的國情,特別是對經濟欠發達、組織收入壓力又大的老區來講,更不現實。因此,要在不違背國家政策的前提下,用足用活現有的稅收政策,是稅務部門應該考慮的問題。如何加大政策宣傳力度,讓創業者充分享受到政策的優惠,稅務用實際行動來唱好這曲“人人是形象,個個是平臺”的政策宣傳主旋律:“稅法進社區” “稅法到農村”、“稅法下礦山、上課堂”是稅務人員的日常工作;百姓最關心的下崗再就業優惠、營業稅起征點的提高、殘疾人創業的減免稅優惠等話題,稅務人員可用最通俗的語言,最實用的例子和老百姓們拉家常;讓《支持全民創業措施》、“三個服務100條”及其“違諾責任追究辦法”等刊物,成為老百姓手中炙手可熱的“掌中寶”……政策宣傳,稅務部門要不折不扣地成為百姓創業的向導!
深入企業,架起征納橋梁,稅務是“知心朋友”
“良好的稅收環境,是激發創業的外在動因”,誠信治稅需要的是心與心的交流,稅務部門要始終把握這一點,“先納稅人之憂而憂,后納稅人之樂而樂”,深入企業,切實為納稅人排憂解難。
“一掛四助”是稅務部門可以推廣的,以實際行動支持全民創業的有力舉措。由部門領導掛點一戶納稅企業,著重幫助企業完善財務管理制度,提高核算能力;幫助企業規范經營行為,提高經營管理能力;幫助企業掌握法律政策,提高經營決策能力;幫助企業出謀劃策,把企業做強做大。
要更好地創新服務方式,更貼心的扶持百姓創業。稅務部門應積極踐行“首問責任制”、“預約服務、延時服務、提醒服務”,向百姓發放“納稅服務聯系卡”等服務措施。
此外,對信譽較好的重點稅源企業,支柱產業的龍頭企業,稅務部門可以為其開通“稅收服務直通車”,通過與企業的直接聯系溝通,采取受理,協調督促,定期走訪、現場辦公等方式,對這些企業生產、經營、發展以及納稅等重要稅務情況進行深入調研,在稅法框架內為企業提供稅收籌劃,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管理上的稅收問題,并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加強征納雙方的工作聯系,推進服務水平的全面提升,更好地服務于“全民創業”的扶持。
以誠信交心,以行動服心,稅務應成百姓創業的“知心朋友”。
為企業“出診把脈”,稅務是“家庭醫生”
稅務在企業出現“病癥”時,則應當好“醫生”進行診治,當企業在管理上出現疏漏時,稅務要及時發現“病癥”所在,“對癥下藥”,綜合治理。稅務管理人員要有敏銳的洞察力,去發現企業在經營管理上的問題,特別是一些有代表性的“問題企業”更應耐心地進行“疹療”,消除其經營管理上的誤區,對沒發現問題的企業,也要時時給其打打“預防針”,防患于未然。
為切實替企業“把好脈”,稅務可以抽調一批業務精通,作風扎實的稅官組成服務小組,幫助企業進行財務核算,稅收籌劃,為納稅人提供“事前預防,事中疹斷,事后治療”的服務。
作者單位:永豐縣地稅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