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家"一人公司"月入萬元 兩臺舊電腦中發現商機
今天是王毅誠的溫州首家“一人公司”成立的兩個月。王毅誠在電腦行業中,選擇了與別人不同的電腦租賃業。僅20多平方米的電腦出租公司,是王毅誠用錯位經營的方式打開的另一片天地。
兩月經營學生成主流
今年1月1日新實施的《公司法》規定,一個股東也可以成立一家公司。王毅誠就這么一不小心成了中國“一人公司”第一人。到今天為止,他的電腦出租公司成立剛好兩個月。
王毅誠說:“電腦租賃這行目前主要做的還是學生生意,開學那幾天生意特別好。”很多學生覺得租電腦就可以滿足自己的需求,也不用擔心配置跟不上潮流,費用相對也比較劃算。第一個月幾乎沒生意,2月份出租了50多臺電腦,有了近萬元的營業額。
無意間做起租賃生意
懂得計算機技術的王毅誠,從1999年就開始與電腦打交道。
當時他在黎明西路開了一家銷售電腦的小店。那時正逢一位朋友的網吧關張, 要轉讓電腦。王毅誠就接過這批舊電腦來賣。當賣到只剩兩臺時,有位顧客在市場到處詢問“哪里有電腦出租”。他靈機一動就把那兩臺舊電腦租給他。從那以后,他那兩臺舊電腦一直以出租的方式經營。王毅誠回憶說,當時電腦生意競爭已經很激烈了,覺得電腦租賃應該會有市場,還可以跟別人錯開經營。就這樣,他慢慢地 將經營重心轉移到電腦租賃上來。
剛開始生意不錯,寒暑假有很多學生來租電腦。但這生意周期太短,一年只有三個月可做,其他時間大都是閑置著。王毅誠于是又把目標瞄向了在校的大學生,這樣一來,全年都有生意可做了。
發展企業客戶是目標
王毅誠說,他的公司總投資將近50萬元,100多臺的電腦就占了30萬元,店的租金2萬元/年,還有運送電腦的車、員工工資以及電腦所需要的配件等。他說,這么大的投入,可每臺電腦月租金只有160-230元,單靠學生群還是不夠。在上海一些城市,同行們還把客戶群發展到了外來企業。這些企業入駐時,一般都需要用一段時間來“探路”,很多的設備他們都采用租的方式,這樣租賃市場就跟著紅火起來。
“接下來,我們也要發展這些企業客戶,雖然現在也有一些企業來租,但還需要吸引更多群體加入。”王毅誠充滿信心地說,市場空間很大,很有發展。
市場分析
風險
不斷降價的品牌機、性價比很高的兼容機以及極具價格優勢的二手電腦,再加 上分期付款購電腦等促銷形式,推動家用電腦普及,搶占了租賃業的市場。
提示
1、100多臺的電腦30萬元。電腦數量太少,租賃收來的租金不夠日常開支。
2、店的租金2萬元/年。要租方便電腦搬運的地方,最好是離電腦市場近,可 以方便配置電腦。
3、運送電腦的車、員工工資以及一些電腦所需要的配件等10萬元。
4、需要經營者懂得電腦各方面的知識,最好要了解電腦進貨的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