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晚報:廣西填表報名進入倒計時
《贏在中國》填表報名進入倒計時
走到最后的一定是大智慧、大包容、人格魅力強的人
本報訊 《贏在中國》來晚報填表報名,將于5月5日結束。
兩天來,本報再次迎來報名的高峰,不少選手對此次比賽如何海選、面試、初賽、復賽、決賽等問題表示關心。記者昨日就這些問題采訪了《贏在中國》總制片人王利芬。
大賽不會埋沒人才
《贏在中國》的總制片人王利芬說,怎樣讓優秀的選手不被淘汰走到最后,這個問題從開始組織大賽到今天是她思考最多的問題。
首先從設計大賽報名時,他們就下足功夫。王利芬說:“我們請很多人來研究創業型人才具備什么特質,設計的這張問卷也讓成功企業家做了一次,做完之后評價體系和問卷想達到的目的差不多,我們反復修改才定稿!
在談到評委如何發現優秀的選手時,王利芬說:“當選手進入前3000名時,我們請優秀的企業家,到全球范圍內二十幾個點面試,這個過程我們攝像機全程記錄。我想人才不會被埋沒,接下來3000名進到108名,然后從108名到12名,這個過程也有3位比較厲害的評委,他們分別是:UT斯達康(中國)公司董事長、首席執行官吳鷹,美國國際數據集團(IDG)全球常務副總裁兼亞洲區總裁熊曉鴿,阿里巴巴公司創辦人、阿里巴巴公司董事局主席兼CEO馬云。走到12名的時候是軟銀亞洲投資基金首席合伙人、軟銀亞洲信息基礎投資基金總裁閻焱評委,閻總的眼光比較獨到!
精彩環節是真人秀
有關比賽的精彩環節,王利芬說一定是真人秀階段。這個項目的投資規模最大,也是競爭最激烈、最殘酷的時候,那時候是非常優秀的12個人,每期必須走一個。最后五進二、二進一是一個高潮。
在節目最精彩的環節完全是實戰的,問題擺在那里,你必須做,這會影響你的結果,會影響你的命運。走到最后的人一定是大智慧、大包容的人,人格魅力越強走得越遠。王利芬總結道。
創業英雄不是天生
王利芬還說,很多人誤認為《贏在中國》只適合IT行業,其實這很片面。農業、食品、中藥等行業都很有挑戰性,欄目組也很看好。還有現在比較新的行業如物流、供應鏈管理等,同樣具有很高的增長潛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