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公司”南京開千家 專業:適合"轉型"者 中新浙江網9月27日電 新聞背景:“一人公司”又稱獨資公司、獨股公司,是指股東(自然人或法人)僅為一人,并由該股東持有公司全部出資的有限責任公司。今年1月《新公司法》為“一人公司”正名,近10個月時間以來,南京市登記注冊的一人公司已達到1000多家。
這些老板大多“低調”
根據南京工商部門提供的“一人公司”名單,記者連續兩天聯系了多家公司的老總,出乎意料的是,老總們并不太愿意接受媒體采訪,記者決定直接去公司采訪。根據注冊時登記的地址,記者首先來到太平南路日月大廈28樓,尋找登記在冊的一家商務旅行社,然而記者在這層樓并沒有找到,一樓大廳咨詢臺人員說大廈里沒有記者要找的旅行社。隨后,記者又趕到位于白下路的一家餐飲公司,可惜老板徐起寧不在,電話與之聯系時,徐總顯得情緒有些低落,原來公司開業8個月以來,一直處于虧損狀態,最后徐總以“這幾天心情不好,把機會留給已經成功的創業者,不想接受采訪”為由結束了跟記者的談話。
經過努力,南京補天建筑裝飾工程公司老總陸勝前同意接受采訪,另一家從事醫療器械銷售的吳總也答應與記者見面,但不愿透露公司的名稱和自己的真實姓名。
記者經過兩天的爭取,忙碌的陸勝前終于同意接受采訪,“中午吃飯的時候聊吧,我實在是太忙了!
帶著600元獨闖南京
“1999年,剛中專畢業一年多的我懷揣600元離開家鄉南通,一個人來闖蕩南京了。”陸勝前笑著回憶說,“其實,我的闖勁少不了揚子晚報的支持。”
陸勝前告訴記者,他是學室內設計的,來寧之前高估了自己的水平,連續兩個月都沒找到合適的工作,“那個時候我天天買揚子晚報,尋找各種招聘信息的同時,閱讀新聞也成為我的精神支柱!睘榱耸″X,前兩個月他都借宿在同學的宿舍里,兩個人擠在一張單人床上,暑假同學回家了,他花100多元在光華門附近租了一間房。熬到第三個月時,他終于謀到一個職位,“身上的錢花得差不多了,幸虧公司免費提供午飯,我每天就吃一頓飯!标憚偾罢f:“雖然也想過要向父母‘求助’,可電話中每次話到嘴邊就咽了回去。畢竟已經參加工作了,在我最困難的那段日子,我在揚子晚報上看到一幅漫畫,是一只手的大拇指按著彈簧,上面寫著‘壓力之下才能彈得更高’,我把這幅漫畫剪下來貼在床頭,每天早晨起來先看一遍,然后默默地告訴自己:我就是那只彈簧!”
三次跳槽積累經驗
在第一家公司工作了三個月后,陸勝前發現公司業務量比較小,自己通過那段時間掌握了電腦制作設計圖的技能,再也沒有什么突破,就毅然炒了老板的魷魚,來到另一家較大的室內裝飾公司。
一年后,不滿現狀的陸勝前再次辭職,“那個時段,我發現自己滿浮躁,只想接業務,不能安下心來搞設計。”接下來的三年里,他一直在一個設計師的工作室工作,業務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并且順利拓展到室外設計上。“干我們這一行的都會在外面干私活,鍛煉自己的同時也賺點外快。我發現手上的業務量越來越多,就決定出來單干了。”
總經理身兼六職
今年五月,利用自己幾年來的積蓄,再加上朋友幫忙,陸勝前湊齊了51萬元,注冊成立了“南京補天建筑裝飾工程有限公司”。“我的名片上印著‘總經理’,其實還身兼業務員、材料員、設計師、預算員等職位,只有在給建筑工人發工資的時候,我才有當老板的感覺!
現在建筑業的用工比較靈活,既當老板又當伙計的陸勝前接到工程后,現在固定雇用二三十人左右的建筑隊!艾F在的工程都是幾支建筑隊伍一起做,我在業內的口碑還不錯,業務不用愁了。跑材料花的精力最多了,不到4個月南京所有的裝飾城我都跑過N遍了。”
除了跑材料,陸勝前還擔負著“要債”的職責。“我自己也是從打工過來的,嘗過打工的艱辛,我要做一個關心工人的老板!
最想在南京買套房
去年,陸勝前成家了!拔覄摌I后,父母和老婆的生活水平都下降了。老婆在老家當護士,非常賢惠,結婚前她自己賺的錢能生活得很好,嫁給我以后節省了許多,處處為我著想,知道我會在工程上墊資,她和家人都節衣縮食支持我!标憚偾靶ΨQ自己過著“牛郎織女”的生活,他一臉喜悅地對記者說:“我年底要做爸爸了!肩膀上的擔子就更重了,我想在三年內能在南京買套房子,把妻兒接過來住!蓖瑫r,公司的發展也被列入他的“三年計劃”,“前兩天我又雇了個副手,‘一人公司’終于擴大規模,成‘二人’了。
公司并非“光桿司令”
小吳的醫療器械銷售公司6月份剛成立,包括他這個公司法人在內總共4個人,成員也都是他的朋友,除了質管員兼內勤拿基本工資外,他和另外三個人在外跑業務,完成多少業務拿多少錢。由于沒有專職會計,公司財務找代賬公司做,每月費用200元,加上繳納稅費等各項開銷后,公司還能平衡運轉。
去年一位在醫院工作的朋友托小吳尋找一種醫療產品,他在南京高新區找到后,發現產品很不錯,遂想代理銷售,但廠家不可能讓個人代理,今年他以個人名義注冊了公司,一切就順理成章了。“公司我一個人說了算,感覺還不錯,而小公司的好處就在于靈活性大,主意拿定了就干。如果公司真運轉不下去了,我就轉行,虧也虧不到哪里去!毙切πφf。
“轉型”者適合一人公司
南京市工商部門有關人士表示,一人公司可以享受“有限責任”的好處,投資風險相對小。舉例說,如果企業出現債務危機,個體戶或私營獨資企業的經營者有可能要以個人財產來賠償,而一人公司是以其出資額對公司承擔有限責任,也就是說如果公司背上了15萬元的債務,而現在公司全部資產只有10萬元,只要賠10萬元就行了。同時公司“一人說了算”,可以避免多名股東觀點分歧而出現的矛盾和沖突,能快速決策。
但是,一人公司在設立上要遵循更高的要求,監管也更加嚴格,比如在注冊資金上,10萬元的“起步價”要一步到位。因此,一人公司這種形式對投資者而言可謂有利有弊。
一人公司究竟更適合于什么行業和什么樣的創業者呢?南京師范大學商學院吳教授認為,一人公司雖有經營成本低、可利用有限責任原則規避經營風險的優勢,但對創業者來說“適合自己才是最好的”。一人公司對投資者的管理經驗和資金實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更加適合已經有一定創業經驗的投資者“轉型”。
吳教授認為,高科技、高風險的新興行業如通訊、網絡、電子計算機、生物工程等不斷興起之時,進入這些領域的企業能否在競爭中取勝,主要依賴于高新技術的先進程度與投資機會的準確把握和決斷,而非資本的多寡及規模的大小,所以一人公司更適合選擇高新技術中短平快的項目,尤其是高校、科研單位的研究成果,公司買下后迅速將其轉化成產品,產生經濟效益,而大企業往往更看重的是自己研發產品。(作者:劉倩 王小芳 楊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