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專家牽手 金華市千家企業“巧”借外腦創業
中新浙江網10月24日電 近日,200多名分別來自中科院、浙大、哈工大等60多所院校的教授專家們又飛回金華,參加為他們舉辦的科技交流洽談會,認領一道道企業難題,用智慧與汗水澆灌出一朵朵“科技之花”。
金華市科技局局長徐俊介紹,這批像候鳥一樣往返于金華和全國各地的教授們,已成為金華市人才大軍中的生力軍。近6年來,全市已有近千家企業與1986位專家,簽訂了1125項科技合作協議,簽約項目總金額近15億元。僅去年,這批合作項目就實現總收入71.4億元、利稅10.8億元。
“候鳥教授”、“飛行博士”的大批涌現是金華市實施人才柔性流動戰略的結果。金華市在引才政策上大膽突破,允許人才像候鳥一樣來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做到招才與引智相結合。根據這一策略,金華市在不改變人才與其原單位隸屬關系(即不遷戶口、不轉關系)的前提下,經過協商,將人才以“長租短借”等靈活方式共享使用。全市還積極創新,成立了浙江中西部人才柔性流動服務中心,摸索出了引智合作、兼職招聘、智力咨詢、交換使用、人才租賃、人才派遣等多種引才用才的新路子。
目前,金華市已與國內40多個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簽訂了全面合作協議。幾年來,全市已有129家重點企業建起了科技開發機構,累計培育市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189家,其中國家級14家,省級69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