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額貸款公司發展捉襟見肘“全力”呼喚同盟 公司生意火
廣元全力小額貸款公司4月10日正式掛牌,系四川首家,全國繼山西平遙、貴州江口之后的第三家小額貸款公司。它實行純粹的市場化運作,只貸不存,自主經營,自負盈虧,政府不兜底。幾個月來,公司生意很火。全力小額貸款公司總經理趙瓊給出的一串數字很說明問題:截至11月30日,公司累計發放貸款372戶,貸款金額1374.6萬元。累計收回440.8萬元,余額933.8萬元。其中,農戶發放253戶,貸款847.5萬元,貸款余額596.2萬元,占比63.84%;個體經營者發放112戶,貸款347.1萬元,貸款余額271.6萬元,占比29.09%;微小企業累計7戶,貸款180萬元,貸款余額66萬元,占比7.07%。
掏空腰包心頭虛
“小額貸款的‘市場’真是太大了,莫說一兩千萬‘墊底’,一個億都不夠。我們有很多真切的感受,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亟須相關部門配合,共同規避風險,構建保險業務和金融產品互補的平臺。”
由于公司首批到賬資金僅1000萬元,目前的貸款余額高達933.8萬元,亟須增資擴股。趙瓊說:“首先要擴到2000萬元,再力爭達到5000萬元。”據悉,目前該公司正與資金實力雄厚的實力級人物接洽。并已向有關部門打了申請增資擴股的備案報告。
德國xx公司技術專家組正在為他們作評估。“下一步,這個德國公司,將對我們進行援助。”趙瓊說。
風險大怎防范
“文字手續看上去簡便,但前期對貸款人的整體考查工作我們做得很苦很細。”全力的信貸員告訴記者。由于小額貸款公司是市場化運作,政府又不兜底,風險相當大。趙瓊說,她經常要跟同事們跋山涉水,“背上票子上門找有信用的人貸款”。
有著15年金融單位工作經驗的趙瓊坦言,她現在膽子小了,一有刮風下雨就睡不踏實,生怕自然災害襲擊到客戶,貸款難以收回。結合自己從事小額貸款幾個月來的實際感受,趙瓊提出了“構建農村保險業務和金融產品互補平臺”的想法。如果人身保險、財產保險能普及到她的業務區域,那么她放貸的風險將大大降低。目前,全力公司已在廣元市中區的浩口村、萬源村和元壩區的紅巖鄉建立了三個信貸示范點。
為規避風險,趙瓊表示將加大信用合作力度,建立信用村、信用社區、信用工會、行業協會的協作網絡,在與借款人、電力、天然氣、自來水公司等企業或工會、社區組織簽訂合作協議的同時,積極探索產權抵押方式,保全信貸資產。此外,逐步壯大公司實力,增資擴股,選擇戰略投資合作伙伴,引進先進的管理模式和信貸風險防范系統。
專家建議
國家發改委投資所的經濟學者劉立峰對廣元市小額信貸試點公司涉及風險、盈利、可持續性、交易成本等方面作了調研,并提了幾點建議:
小額貸款公司應創新風險控制機制,建立與各類專業合作組織和農業大戶的穩定聯系,避免直接面對成千上萬農戶,造成風險過大、成本過高;
允許小額貸款公司向相關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貸款,或實行由龍頭企業擔保向企業基地農戶貸款;探索建立專業合作社、小額貸款公司、保險機構三方的合作機制,合作社社員上了保險,才能借貸;若有錢不還貸,保險機構就停止其保險。這種思路,可使小額貸款公司與保險公司一道,構建農村金融的互補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