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海外學人回國創業周”總共達成17份協議 經過兩天緊張有序的參觀考察交流,昨天下午,“2006海外學人回國創業周”石家莊考察交流活動圓滿結束。此次活動賓主雙方共達成17份協議、50多項合作意向,成果頗豐。副市長張殿奎出席了昨日的簽約儀式。
昨天上午,“2006海外學人回國創業周”石家莊考察交流活動舉行了此次活動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海外學人及我市各單位按類別分別組成創辦企業、人才合作、投資、項目合作、求職五組進行自由洽談。洽談中,50多位海外學人將此行帶來的300多個項目與我市各大園區、企業、投資機構、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等單位主要負責人進行了洽談,經過兩個多小時的磋商,共達成了17份協議、50多個合作意向,內容涉及信息、材料、人才合作、環保、電子等多個領域。此后舉行的簽約儀式上,美國環球影視公司與石家莊康家電動車公司,美國赫德森電氣公司與石家莊河北蓄電池有限公司,海外學人陳靜先生與石家莊VVR咨詢服務有限公司,海外學人樸立哲先生與河北微風集團有限公司,海外學人徐次剛先生與石家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進行了現場簽約。
昨天下午,參加“2006海外學人回國創業周”石家莊考察交流活動的海外學人們離開石家莊。
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海外學人石家莊考察交流側記
時雖隆冬,但我市亞太大酒店貴賓樓內卻暖意融融。
昨天,“2006海外學人回國創業周”石家莊考察交流活動舉行了分組洽談。來自我市多家單位的負責人與海外學子以面對面交談的方式朝著雙方“共贏”的方向努力。
高山流水“覓知音”
我市此次報名參加活動的各園區、企業、投資機構、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共計70家,項目總數達到350個,涵蓋醫藥、化工、食品、電子、信息等26個行業領域。而海外學子們也將包括電子信息、生物技術、醫療衛生等在內的300多個項目帶到石家莊。
“我有兩個很好的項目,但就是因為缺乏資金,不能投入生產。我們來參加這個活動的目的就是尋找投資者。”石家莊某研究所所長在投資組所在的會議室內直言不諱地說。他告訴記者,今天另外帶來幾位助手,希望通過“大面積撒網”的方式找到合適的合作伙伴,他們表示一定不會放過這次難得的機會。
此時,在亞太貴賓樓900會議室內,尋求項目合作的雙方代表或坐或立,或講或聽,將會議大廳擠得水泄不通。會場內一位年近70歲的老人尤其引人注意。他叫楊成凡,此次帶來了“垃圾變能源”的項目。在會場的一角他拿著流程圖給圍觀的人耐心講解著項目的原理、成本等。他說:“只有拿出誠意來,才能讓對方對我們的項目感興趣。”
除了投資組與項目合作組外,人才合作、創辦企業和招聘人才三個組的活動大廳內同樣人聲鼎沸。
政府“吐哺”學子“歸心”
“這幾天的活動,讓我真切地感受到石家莊市政府踏實的工作作風。單昨天晚上的項目發布會就準備了幾百個項目,先期工作做得非常好。同時,石家莊人民也非常熱情。我們剛一踏上石家莊的土地,就被志愿者們的鮮花和掌聲所感動。可見石家莊市政府和人民對與國際溝通的重視。”韓國仁川大學建筑學碩士徐東權頗有感觸地說。他來石家莊打算投資房地產,剛剛踏進投資組所在的會議室就被我市的幾家單位圍了起來。
據了解,多年來,石家莊市政府對引進高級人才極為重視,并制定出相關的鼓勵政策。不僅在生活方面給予保障,而且安排他們擔任重要單位或項目的重要職務,保證高級人才在石家莊能“人”盡其用。
到活動結束時,我市17家單位與海外學子達成合作意向。與會者大多表示兩個小時的活動時間太短,紛紛互贈名片,希望以后有機會加深交流與合作。 作者: 記者李云萍 見習記者戴麗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