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省內各專業市場遍地開花,到不滿足周邊市場,努力拓展國際貿易,資金雄厚的浙商足跡漸行漸遠。浙江省工商局2006年公布了一份對浙商在廣西投資情況調查,邊貿市場成為浙商掘金的重地。
把浙江市場拷貝到當地
據調查,目前,共有21萬浙江商人在廣西投資創業,其中從事邊境貿易的浙商有2萬多人,每年出口到越南的交易額達到20多億元,其中60%以上是浙江產品。廣西與東盟市場日益緊密的聯系,給浙商帶來了巨大的商機,他們以浙江為生產基地,將東盟作為銷售市場,把廣西作為通往東盟的“中轉站”。
東興市位于中越邊境,與越南最大的經濟開發區芒街僅一河之隔。紹興中國輕紡城在這里就設了一個分市場———東興輕紡城,是當地首家大型專業市場,占地2萬平方米,120家經營戶中85%以上來自浙江,年營業額都穩定在20億元。
今年40歲的浙江趙鐵男是這座輕紡城的投資者,他前后投資了近億元,又在輕紡城邊上興建了商業街、商業城大酒店和文化站。而由香港和義烏商人共同投資的東興東盟商品交易中心也開始了招商工作。
每天,東興輕紡城都有三四輛滿載貨物的9噸貨車駛進市場,而這些貨車都是從經營戶的老家———紹興過來的,這些貨車架起了紹興輕紡城和東興輕紡城之間商品流通的橋梁。
而在廣西另一個邊貿城憑祥,那里第一家五金城就是永康商人辦的,商戶在老家都各自有產業支撐;钴S在邊境的浙商,憑借著與家鄉企業、市場千絲萬縷的人脈關系和方便快捷的取貨渠道,將浙江產品源源不斷地運到邊貿。
浙商“抱團”做邊貿
據了解,在東興的邊貿上,浙商已經形成了集團優勢,也為浙商進入東盟市場建立了前哨基地,F在東興市做邊貿生意的浙江人有1萬多人,他們主要做著布匹、家電、五金、建材等商品的批發和零售,產品銷往越南及泰國等東南亞國家。
而浙貨品種多,價格優惠,對周邊國家具有很大的市場,這對于產品需求層次偏低的越南等國有著很強的吸引力。目前,浙江的義烏中國小商品城、紹興中國輕紡城、永康中國五金城等專業商品市場豐富的貨源,為市場的繁榮添加了生命力和活力。
不過,業內人士表示,浙商在邊貿市場做生意,也要克服一些不利因素,如浙江的地域提高了產品運輸成本,以及邊貿無序競爭較為激烈,同業低價競爭時而發生等。因此,浙商在投資前除了對市場充分了解外,也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熟悉國際貿易、金融和法律財會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