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東湖新技術創業中心:孵化創業服務品牌需要創新
中國科技企業孵化器事業,以1987年武漢東湖新技術創業中心成立為標志,今年將走過二十年的發展歷程。 20年里,各種類型的科技企業孵化器在中國如雨后春筍般層出不窮,目前,全國共建立各類孵化器600余家。“十一五”期間,隨著建立創新型國家觀念的深入,為創業創新服務的孵化器事業必將迎來又一個高速發展時期。這使我們面臨著同業的同質化服務競爭的壓力,孵化器優勝劣汰將不可避免。因此孵化器在孵化中小科技型企業的同時,還將面臨“孵化”自身的創業服務品牌。 從本質上講,孵化器本身也是一個企業,只不過經營的不是具體產品或服務,而是扶持新興的中小企業。既然是企業,就要不斷培育、打造自身的創新創業服務品牌,在創新中實現品牌形象與力量。 在長期的實踐中,武漢東湖創業中心首創性地提出孵化器產業化的理念,并以創業人社區―SBI光谷創業街的建設為方向,嘗試產權式孵化器的新模式,開辟“投資人擁有、創業中心管理、創業者使用”的多贏格局,使創業中心的孵化實力大大增加,孵化功能與孵化品質日益提升。創業中心從一棟樓變成一條街,孵化空間擴大了15倍、達到28萬平方米,同時為400家企業提供創新服務,成為光谷的一張創新明片,成為武漢市的重要科技品牌。 建立創業服務品牌,服務的內容和方法上的創新也很重要。過去我們是以自我服務為主,100家企業、200家企業,都是那么幾個人服務。面對幾百家企業,幾個人如何滿足這么多企業的需要?近幾年,我們探索出整合當地的最好服務資源與自我服務疊加起來所形成的孵化服務。到目前為止,我們整合了當地的一批金融、教育和中介服務資源,有20多個會計、法律服務機構進駐孵化器。我們還引進了國際一流的品牌,為我們的孵化企業來服務,比如引進了IBM與我們的6家企業成立了湖北省軟件外包基地,引進世界500強企業法國索迪斯公司共同合作開展科技園區及企業孵化器的各項基礎服務工作。 除了機制上創新、服務上創新,東湖創業中心同時也注重創業文化的創新、運營思維創新、整合資源的創新等,這些創新互相交融,疊加在一起,孵化著東湖創業服務品牌。今后,我們的目標是讓武漢東湖新技術創業中心這個創業服務品牌越走越遠,把這個我國最早的科技企業孵化器辦成我國最好的科技孵化器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