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有“錢景”不再怕創業 本報訊(記者田玲翠陳惟)昨天,市就業促進中心發布的第二項創業調查顯示,市場行行有“錢景”,年輕人不再懼怕創業。由于本市創業環境的不斷改善,38.7%的被訪者對本市鼓勵創業的氛圍表示滿意,2006年創業者與意向創業者認為創業氛圍良好的比例分別達到46.2%和42.1%,分別比2005年增長19.6個百分點和17.6個百分點。
本市的創業市場呈現以下特點:
市場行行有“錢景”,不同領域處處藏商機。與往年人們對創業信心不足相比,此次調查表明,著手創業的市民對本市的創業環境充滿信心。目前本市居民創業的涉及面大大擴展,在創業者或意向創業者中,選擇加工、制造業(15.4%),住宿飲食旅游業(14.5%),信息、計算機、軟件業(9.9%)等行業的人數最多。而浦東新區蟬聯滬上最理想創業熱土。調查顯示,15.2%的被訪者打算在浦東創業,繼2005年后再次成為吸引力最大的創業經營地,南匯、黃浦、徐匯、嘉定緊隨其后。
市民創業的規模仍以微小型創業為主。調查顯示,從企業現有的員工數量來看,80%的企業不超過10人;從創業者與意向創業者的投資額看,打算投入的創業資金在10萬元及以下的約占80.4%,10-50萬元的約占16.2%,50萬元以上的僅占3.4%;從企業的年經營收入看,50萬元及以下的占87.7%,這說明,微小型企業在數量上占有絕對優勢。
年輕人不再懼怕創業,超過八成的市民對子女創業持認同態度。良好的市場創業環境,改變了人們對創業的認識。越來越多的家長不再簡單要求子女就業,理解并在行動上積極支持子女創業的市民占27.1%,理解并給予精神支持的占56%,兩者相加比例達83.1%。在創業者的被訪者中,有近92%的人表示理解并支持子女創業,他們希望自己的“老板夢”能在下一代身上延續。
創業熱引發創業教育熱。調查顯示,有71.3%的被訪者認為在學校中應該開展創業教育,其中認為在大專院校開展創業教育非常重要的約占27.8%,認為比較重要的約占43.5%。創業教育已經成為除了學歷教育和職業教育之外,被青年人視為21世紀應當擁有的第三本教育證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