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憲梓:暢談“金利來”創業史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香港金利來集團董事局主席曾憲梓接受新華網專訪。(新華網 姚勇攝)
本網專訪曾憲梓:做一個不是共產黨員的共產黨員
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回報祖國
曾憲梓1934年出生在廣東省梅縣的一個貧農家庭,父親離家到泰國謀生。在曾憲梓4歲時,父親因糖尿病去世了。1963年,曾憲梓離開廣州取道香港前往泰國與親友團聚,1968年舉家移居香港并開始了艱苦的創業。
父親去世以后,曾憲梓家里非常貧苦,十幾歲才有機會讀書。他回憶說:“我非常喜歡讀書,我在中山中學讀的書,國家一個月給我三塊錢助學金。當時農民是沒有什么收入的,一下子給我一個月三塊錢,我永遠都記在心里。我利用助學金讀完了中學、大學。”離開祖國的時候,曾憲梓心情難以平靜,感覺對不起黨和祖國栽培,于是下決心將來有機會一定要回報祖國,而且要終生回報祖國。他說,我以后所做的一切都是回報祖國,這樣一種追求和理念始終是我人生中最大的動力。
在旅居泰國期間,親屬因財產問題發生爭執,曾憲梓對祖父說,我是共產黨、新中國栽培出來的大學生我可以用我的勞動和智慧創造財富,但是親情是用錢買不到的,所以我和祖父保持親情關系,放棄了所有遺產。祖父感動地摟著他的肩膀說:共產黨培養出來的人就不一樣。提及這段往事,曾憲梓自豪地回憶道:“我沒有給共產黨丟臉。”
經商之道:勤儉誠信
1968年,曾憲梓憑著僅有的6000港元的本錢,開始了艱苦的創業。幾十年過去了,“金利來”已經成為家喻戶曉的品牌。在商場馳騁,曾憲梓有著怎樣的經商理念?
曾憲梓用四個字做了回答:勤儉誠信。他解釋說,勤勞可以創造財富,節儉可以節約資金,誠信是商場里最需要遵守的原則。我經營的是小本生意,從領帶小生意開始逐步做得大一點。在我創業之初我有一個想法,我要報效祖國,怎么報效祖國?首先要有經濟基礎。如果沒有經濟基礎,怎么報效祖國呢?我從領帶開始逐步發展,一直堅守“勤儉誠信”這四個字。無論是在經濟,還是在社會活動、政治活動中我都遵循這四個字。他說,不管過去經商還是現在的商人,如果商人沒有誠信終將是曇花一現,誠信是立足點,是根本。凡是做買賣的人都要守誠信。對金利來來講誠信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金利來能夠在東南亞、香港、國內發展的這么好,在華人世界取得這么好的成績,很重要的就是誠信經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