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艷杰身世苦,10歲喪母,20歲喪父,30歲失業,40歲離異,乍見她的人都以為她有五六十歲。可她卻鐵了一顆心:一定干出一番事業來。2003年冬,她聽說瓦房店市萬家嶺鎮帽山村有8個礦泉水眼,義無反顧地拿出全部積蓄投入進來。不多的積蓄很快打了“水漂”,睡在冰冷農舍里的明艷杰忍不住大放悲聲,她的哭聲村民聽了都禁不住為她心酸。天一放亮,擦干了眼淚的明艷杰又打起精神,四處籌措資金。功夫不負有心人,礦泉水廠終于建起來了。
金鳳凰身后的梧桐樹
說起創業的成功,這些“金鳳凰”都不約而同地提到她們身后都有一個堅強的后盾——街道婦聯,這里是她們共同的娘家。
創業最難的莫過于籌集資金,當初明艷杰曾被資金逼得差點兒尋短見。街道婦聯主席劉淑蘭熟悉政府對再就業的各項扶持政策。經她協調,街道的創業婦女都得到了寶貴的貸款,得以渡過難關。
明艷杰創業的關鍵時刻,貸款全投入進去了,可還有部分資金缺口。能借的錢都借遍了,能求的人都被求得躲著不見了。當她找到劉淑蘭求助時,劉淑蘭立即拿出家中存款,只留了170元的當月生活費。為了幫助有急需的創業婦女籌款,劉淑蘭還經常找自己的朋友借錢,這家兩千、那家三千,幾年來她通過個人關系幫創業婦女借款就達14萬元,這些錢現在還未還清。
“你就不怕那么多錢她們還不上?”許多人問劉淑蘭。可劉淑蘭從未有過這種擔心,因為這些創業婦女都是轄區居民,彼此了解信任,即使她們一時跌倒了,劉淑蘭相信她們還會爬起來繼續向前。
|